
张爱玲的作品
张爱玲的作品有: 1、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白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她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2、半生缘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结尾,改名为《半生缘》。《半生缘》讲述了旧上海的几对年轻人的爱恨情仇,他们曾经都是有缘人,最后却各奔东西。通过年轻人的婚姻的悲欢离合,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3、金锁记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4、连环套 《连环套》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女子一生相继在一群男子身边周旋的故事,她自小被人贩子带大,后被卖给第一个丈夫,一个印度商人。 她聪明精干,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与一个又一个的男人结婚,钻进一个又一个的连环的套子里,她从没有自由,没有幸福,唯一一点点对爱情的期待也被狠狠地辜负,她将自己的青春全葬送在了一个又一个男人身上,每每有了一点暖意,却很快发现被欺骗,辜负,背叛。 5、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一部广为流传的中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普通人隐秘的心理与情结,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汇时人们的情感、婚姻生活,揭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男权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悲剧人生。 该书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等十余部作品。
张爱玲作品大全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张爱玲简介张爱玲简介,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 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