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至初七吃什么有啥讲究
初一:饺子、汤圆 大年初一,这么重要的时刻,肯定是少不了饺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一都是吃饺子。初一的饺子要包元宝饺子,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喜事连连”。但是,南北方饮食差异比较大,在南方初一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 初二:面条 初二吃面条,一般是吃混汤面,有肉有菜。并且,面条根根分明,吃起来特别顺滑,寓意:“生活丰富多彩,风调雨顺”。并且,有很多地方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初二的面条,要用初一包饺子剩的面团来做。初二早晨每人一碗面条,有汤有菜,特别暖和! 初三:合子 初三吃的合子,寓意:“生活和和美美”。合子的外形,就像我们平时吃的馅饼。它俩的不同之处就是,合子是把一个面皮上边装上菜馅,上边再盖上一个面皮,把边缘捏合后,再沿着边缘向上折面皮,使面合紧,不露馅。合子的馅料可以随意,可荤可素,可以是韭菜馅,也可以是其他馅。 初四:大杂烩 大杂烩是将几种菜放在一起炖。初四吃的大杂烩,是将前三天吃的剩饭放在一起炖,经过二次炖制的菜,特别入味,比大鱼大肉更香!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大杂烩。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吃剩菜,前一天吃剩的菜,第二天就倒掉了。大年初四,有的地方也会吃鸡蛋饼,或者其他饭菜。 初五:饺子 大年初五,民间称这一天叫“破五”,也有人说这一天要“剁小人”。所以,初五吃饺子,有个不成规矩的习俗,就是饺子馅要自己剁。饺子的形状还是金元宝形,菜馅一般是韭菜,或者白菜,谐音“久财”、“百菜”、寓意:“在这一年里多财多福”。 初六:鸡蛋饼 很多大城市,初六这一天已经恢复正常工作,饭菜也就和随意吃点。但是,老一辈子人,都会嘱咐,初六要吃鸡蛋饼,因为烙鸡蛋饼会翻面,所以有两层寓意。一是:去年不开心的事情已经翻篇不计;二是:新的一年,工作上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初七:长寿面 大年初七吃“长寿面”,初七被称作“人日子”、“小人七”、也叫做“人庆节”、“人胜节”, 意思是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家里老人能健健康康,没有病痛的困扰,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初七吃什么?
1、吃面条 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2、吃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汉族人民在这一天带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