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0峰会多久举行一次?
1、1999年12月15日至16日,第1次会议暨成立大会,德国柏林; 2、2000年10月24日至25日,第2次会议,加拿大蒙特利尔; 3、2001年11月16日至18日,第3次会议,加拿大渥太华; 4、2002年11月22日至23日,第4次会议,印度新德里; 5、2003年10月26日至27日,第5次会议,墨西哥莫雷利亚市; 6、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第6次会议,德国柏林; 7、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第7次会议,中国北京; 8、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第8次会议, 澳大利亚墨尔本; 9、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第9次会议,南非开普敦; 10、2008年11月8日至9日,第10次会议, 美国华盛顿; 11、2009年4月1日至2日,第11次会议,英国伦敦; 12、2009年9月24日至25日, 第12次会议, 美国匹兹堡; 13、2010年6月27日至28日, 第13次会议, 加拿大多伦多; 14、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 第14次会议, 韩国首尔; 15、2011年2月18日至19日, 第15次会议, 法国巴黎; 16、2011年11月3日至4日, 第16次会议, 法国戛纳; 17、2012年6月17日至19日, 第17次会议,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18、2013年4月18日至19日,第18次会议,美国华盛顿; 19、2013年9月5日至6日,第19次会议,俄罗斯圣彼得堡; 20、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第20次会议,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21、2015年09月4日至5日,第21次会议,土耳其安塔利亚; 22、2016年09月4日至5日,第22次会议,中国杭州; 23、2017年07月7日至8日,第23次会议,德国汉堡; 24、2018年11月30日至2018年12月1日,第24次会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25、初步拟定于201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之间,第25次会议,日本大阪。 扩展资料: 20国集团组织成员是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 20国集团建立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20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和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的焦点,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取代之前的八国首脑会议或20国集团财长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国集团
G20峰会几年办一次?
G20峰会除了2009年和2010年各举办两次外,其余每年举办一次。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G20峰会的会议特点 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该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每年的部长级例会一般与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相衔接,通常在每年的年末举行。会议由主席国及一些国际机构和外部专家提供秘书服务和支持,并可根据需要成立工作小组,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评审和提出对策建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G20峰会
g20峰会2020举办时间?
G20峰会是由八国集团(美日德法英意加俄)发起,八国集团与欧盟及亚非拉美大洋洲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共创20国集团(G20)国际经济合作非正式论坛会议。 G20峰会的成员国 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欧盟。? 杭州G20峰会哪一年召开? 2016年9月4日至5日。
2016杭州20国峰会内容?
2016年9月5日发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全文(摘录)如下:
序言
1.我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相聚。
2.我们相聚在全球经济继续复苏、部分经济体抗风险能力加强、增长新动能开始出现的时刻。但经济增长仍弱于预期。金融市场潜在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和投资低迷、一些国家生产力及就业增长缓慢等下行风险犹存。地缘政治走向、难民增加以及恐怖主义冲突等挑战导致全球经济前景复杂化。
3.我们相聚在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重要时刻。这一转变带来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也蕴含机遇。值此时刻,我们所作出的决定事关能否有效应对当今世界诸多挑战,也关乎如何塑造世界经济未来。
4.我们坚信,二十国集团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携手行动,将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提供动力,增进合作,促进普遍繁荣,造福各国人民。
5.我们决心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并结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和《巴黎协定》,开创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6.为此,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同意根据以下原则,就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和措施形成“杭州共识”:
——放眼长远。我们将完善二十国集团增长议程,发掘增长新动力,开辟新增长点,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经济转型,更好地维护当代和子孙后代共同利益。
——综合施策。我们将创新经济增长理念和政策,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配合,经济、劳动、就业和社会政策保持一致,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进。
——扩大开放。我们将继续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得到公众普遍支持。
——包容发展。我们将确保经济增长的成果普惠共享,满足各国和全体人民尤其是妇女、青年和弱势群体的需要,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消除贫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不让任何国家、任何人掉队。
加强政策协调
7.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加强政策设计和协调。我们决心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实现我们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与中央银行的职责保持一致,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在强调结构性改革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强调财政战略对于促进实现共同增长目标同样重要。我们正在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并实施更为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包括优先支持高质量投资,同时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续水平。此外,我们将继续研究二十国集团在必要时可采取的适合各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增长和应对潜在风险,包括应对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我们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我们的有关部门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我们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我们将仔细制定、清晰沟通我们在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将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并增加透明度。
8.我们在落实增长战略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推进。迅速和全面落实增长战略对于支持经济增长和实现布里斯班峰会制定的共同增长雄心仍然十分关键,我们正在明确落实增长战略措施的优先顺序。为此,我们制订了《杭州行动计划》并更新增长战略,包括新的和调整的宏观经济及结构性政策措施,发挥二者相互支持以共同促进增长的作用。我们还将致力于减少过度失衡,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提升包容性和减少不平等。
创新增长方式
9.实现有活力的增长并创造更多就业,必须挖掘增长新动力。我们重申提振全球需求以支持短期增长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必须消除供给侧制约,以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拓展生产的边界,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
10.我们认识到,无论对各国而言,还是对全球而言,创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们致力于以创新为重要抓手,挖掘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以解决近期疲弱增长的根本原因。这将有利于创造新的、更好的就业,建设更清洁的环境,提高生产率,应对全球性挑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构建活力、合作和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我们据此核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该《蓝图》包含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政策和措施。在此方面,我们还确认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我们将以“发挥引领作用、秉持伙伴关系、保持开放精神、体现包容风格、践行创意理念、发挥协同效应、展现灵活态度”为愿景,根据《蓝图》的建议和本国国情采取行动。
11.我们承诺采取跨领域行动,加强多层面伙伴关系,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改进技能和人力资本。我们将设立一个专题工作组。该工作组将在经合组织和其他相关国际组织支持下,进一步推动二十国集团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议程,确保相关工作与现有成果的延续性和一致性,与二十国集团其他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并符合未来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优先工作方向。
12.为实现创新驱动增长,营造创新生态系统,我们支持就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涵盖广泛领域的创新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我们制定《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承诺采取促进创新的战略和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技能培训(包括为更多妇女进入上述领域提供支持),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流动。我们支持根据彼此同意的条件促进自愿的知识分享和技术转让。本着这一方式,我们支持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开放科学,推动在可找寻、可访问、可交互、可再用的原则下,提高获取公共财政资助的研究成果的便利性。为推进上述立场,我们强调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机制在通过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以及在科技方面改善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我们同意在现有的创新政策平台框架内,建立二十国集团创新政策实践在线交流社区,发布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报告,并通过这些措施加强知识和经验交流。
13.为抓住新工业革命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带来的机遇,我们制定《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我们致力于按照行动计划做出的承诺,加强新工业革命领域的沟通、协调及相关研究,促进中小企业从新工业革命中获益,应对就业和劳动力技能领域的挑战,鼓励在标准、根据各方加入的多边协议实现知识产权的充分有效保护以及新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并支持工业化发展。我们也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我们决心在整个转型过程中支持劳动人口,确保新工业革命惠及所有人,包括妇女、青年和弱势群体。我们呼吁开展合作,使预期的科技和工业转型带来的收益最大化,并减少其负面影响。在所有这些倡议中,二十国集团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不同机遇和挑战。
14.为释放数字经济潜力,我们在安塔利亚峰会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我们将着眼于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应对数字鸿沟创造更有利条件,包括更多更好和负担得起的网络准入、促进经济增长及信任和安全的信息流动,同时确保尊重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促进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投资、支持创业和数字化转型、加强电子商务合作、提高数字包容性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此,我们重申安塔利亚峰会公报第26段,承诺将为构建开放、安全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并认识到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作用。我们欢迎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数字经济测度方面所作的努力,认为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交流。
15.我们重申结构性改革对提高二十国集团成员生产率、潜在产出以及促进创新增长的关键作用。我们将落实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同时注意到结构性改革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各国经济情况。我们核准该议程确定的9个改革优先领域及一系列指导原则。这些将为各成员提供有用的高级别指导,同时允许各国照顾到本国具体国情。我们也支持由一套指标体系组成的量化框架,以帮助监测和评估我们在结构性改革方面所作努力、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该框架将逐步优化。我们正制定一个覆盖短期、中期和长期措施的增长战略。我们将确保“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和“创新增长蓝图”中的相关要素得到清楚阐释。
详细内容请查阅杭州峰会公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