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怎么样了?
《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怎么样了?
提示:

《西游记》中,白龙马最后怎么样了?

《西游记》里,白龙马最后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不过这一名称是个混合句,从佛教角度来看的话,似乎不合规范。倒是白龙马在受封后于化龙池恢复龙身并得以进一步提升(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表现出了作为龙族得到“正果”的状态。 “天龙八部”在佛教里是指以“天人”和“龙族”(包含蛇类等)为主的八部众生。由于受佛教和佛陀释迦牟尼的感化,誓愿护守佛法与修行人,遂成为佛教中最重要的护法之一。作为将功赎罪的小白龙,由于有驮唐僧西天取经之功,在功德圆满之际得恢复真身,也就是不必再化为马匹作为脚力。同时也不用再回龙宫,而是直接在大雷音寺,也就是佛祖身边担任护法。这对作为护法的龙族而言,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具体到小白龙身上,这一状态可以说就是正果。 而作为他的封号,“八部天龙”就是“天龙八部”之意,这是包含有八部众生的一个大概念,例如“人类”这样一个词,并没有具体指向。“广力”更像是对白龙马一路上作为脚力驮唐僧取经这一功劳的肯定和描述,自然也含有褒奖之意,是一种荣誉性质的称呼。 在我国民间,“菩萨”除了佛教术语专指一种仅次于佛的果位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含义。如对佛教有较大贡献的居士以及心善之人,亦称为大菩萨;在《西游记》中唐僧对提供布施的女性称为女菩萨,也是这个意思。另外就是对护法类的神祇,我国民间也有称为菩萨的传统,包括非佛教系统类的其他神祇,这是一种敬语和尊称。 这并不是说龙族不能成为菩萨乃至成佛,众生皆有佛性,包括龙族在内。佛经中就有“小龙女”证得罗汉果位的记载。不过从《西游记》有关小白龙的描述来看,他最后的封号“八部天龙广力菩萨”中的菩萨,应该是我国民间对护法的尊称,而非指佛教里“菩萨”这一果位。

西游记中讲白龙马的是哪一回
提示:

西游记中讲白龙马的是哪一回

西游记中讲白龙马的是第十五回,在这一回中收服白龙马。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电视剧将其取名为敖烈,西游记原著称为“玉龙三太子”,并未提及名字。 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而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 扩展资料:白马非马 从出身来看,他是雄霸一方的西海龙王之子,其受罚是“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父王“告了忤逆”,这一点他和孙悟空的“闹天宫”、唐僧前世金蝉子不敬佛法类似,都是主动的叛逆行为。 在观音收服的众人中,他的任务与孙悟空等人是不同的,其他三人是“做个徒弟”,而他却是“做个脚力”,这个角色便决定了他除了在鹰愁涧与孙悟空斗法和在宝象国斗黄袍怪外,再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了。 正如观音所说:“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在过流沙河讨论背唐僧过河时,更是借八戒和悟空之口,指出驮唐僧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