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美国谈判代表团何时到中国
美国谈判代表团何时到中国
提示:

美国谈判代表团何时到中国

5月3日到4日,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将率美方代表团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与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交换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来华进行贸易谈判的美方代表团,其人选、规格都堪称“史上最豪华”班底。美国为何选在此时来谈?双方又将进行怎样的来回?中方应当如何应对?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天邀请到了岛叔、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请他就这一话题进行分析。 阵容 “特朗普将他的整个经济团队送到了中国”——瑞士《新苏黎世报》的这声感慨,确实并不夸张。 看看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这个美方代表团的超豪华阵容吧——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总统贸易顾问纳瓦罗;总统贸易副顾问埃森斯塔特。 除了这些人之外,美国联邦政府的经济班底几乎没剩下几个要角。 自从1979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7大类出口纺织品实行限额、当代中美贸易摩擦帷幕拉开至今,近40年来,从未有哪次中美贸易争端,美方向中国派出如此阵容的谈判代表团。在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双边贸易争端中,这般阵容的代表团也堪称史无前例。 这一阵容,当得起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中的分量,也当得起近一二十年来中美两国包办几乎每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经济增量的格局。 毫无疑问,与主动挑起此次中美贸易战之初那种没有谈判、只是一味单方面挑起争端的做派相比,这次美国愿意来访谈判,本身就是一大进步。超豪华的阵容,更显示了美方对谈判协调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视。而且,由于此次贸易战衅端非自我开,他们来华谈判、而不是我们去,这种安排是恰当得体的。 美国财长姆努钦 美国为何选在此时派团来华? 对于美方而言,无论决策者如何为自己“交易的艺术”而自得,发动此次中美“史诗级贸易战”至今,确实也需要从悬崖边缘战术及时转圜了。 这是因为,以中美经济贸易体量之巨大、双边经贸关系之密切,涉案贸易额创造世界贸易史纪录的贸易战,必然会让双方都付出实实在在的沉重代价。 这一冲击波带来的产业界的担忧、金融市场的震荡、美国政界越来越多的不满,也会日益发展成为山姆大叔难以承受之重。 而且,作为应战方,中国面临的压力峰值产生于对方发动攻击之初;作为主动挑战方,美方面临的压力却是随着时间流逝与日俱增,日益显著。 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对美方说—— 不要以为加征25%关税就必然导致受限方退出市场,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制造”所占的巨大份额及其作为生产中心的不可替代性; 不要以为主动发起的贸易禁运中只有被禁运一方遭受冲击,要知道供货方的员工并不能靠贸易禁运和西北风填饱肚子,也需要去寻找新的销售市场; 不要以为主动发起贸易战、并威胁扩大贸易战规模可以收获“粉丝”的喝彩与中期选举的选票,要知道,贸易战抬高物价、影响民生的效果,必定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日益显现,现在到11月6日中期选举还有半年,足够让这一效果比较充分地显现出来。 我们看到,美方公布的第一份500亿美元清单竭力避免纳入居民日用消费品,以求尽可能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换言之,就是尽可能减少对11月中期选举选票的影响。 比如,这份清单中的84198150税号下,加征关税商品是“炉灶,炉灶和微波炉,微波炉除外,用于制作热饮或烹调或加热食物,不用于家庭目的”;但倘若美方如同威胁宣称的那样追加1000亿美元涉案贸易额,就不可能不纳入相当一部分居民日用消费品,而这些“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甚高,即使加征关税,也难以被替代而退出美国市场,而只会抬高美国市场销售价格。 正因如此,我们已一次又一次目睹美方决策者到最后关头极速转圜的灵活身段。这一次美方从主动寻衅发动贸易战到愿意谈判,也不足为奇。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应对 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美方这个超豪华代表团? 首要的原则应该是双方谈判立足于世贸组织规则,而非基于美国国内法。相鼠有皮,由于中美双方都是世贸组织成员方,发生贸易争端时遵守这一原则,是起码的国际信义。 其次,所谓谈判,应当是双方相互妥协磨合,而不可能是美方提条件,另一方照单全收。 当年美日贸易争端如火如荼之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有感于当时的美国政府在贸易谈判中一贯强加于人,曾经辛辣地嘲讽美国政府所谓“贸易谈判”是“劫匪抢劫良民”;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政府的沟通艺术,是否发生了质的飞跃呢? 2007年7月16日,美国《每日科学》杂志刊发过一篇题为《美国人比中国人难于理解别人的观点》的文章,报道了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博阿兹·凯萨尔与一名研究生共同研究的结果。研究发现,美国人及其他西方人很难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其中一种后果便是交流效果不断降低;而生活在鼓励成员持集体主义态度的社会里的中国人,则更善于理解别人的观点。 我们愿意理解也更长于理解贸易伙伴的需求,但我们绝不会接受单方面的压服企图。 第三,对这一轮中美谈判,我们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能够成功最好,不能成功我们也有勇气直面现实。即使成功,也很可能需要经历几个来回。总之,做好准备,沉着应对。 最后,无论此次谈判结果如何,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步伐不会动摇。 我们理解一些国民对经济安全的担忧,但我们回顾19世纪的英国从重商主义政策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英国在实现工业化之后的一系列开放举措,没有让英国丧失经济安全,反而推动英国登上全球经济体系的巅峰。 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当时经济体量远大于中国的日本,选择了日元贬值以转移压力,中国决策者则毅然承诺人民币绝不贬值。虽然当时中国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结果是中国由此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经济的稳定器。 尽管中国经济规模直到2010年方才超越日本,但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中两国不同的担当,已经决定了这一结局。 这段历史是否会重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贸易谈判代表来了美国什么态度?
提示:

中国贸易谈判代表来了美国什么态度?

在新一批关税征收之际,中美两国又重返谈判桌。 这次,中方代表团由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领衔,将在8月下旬前往华盛顿,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马尔帕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对话,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中国贸易谈判代表赴美的消息,让美国民众重拾希望。 “见鬼,我很乐意请他们吃午饭,让他们一起坐下来,想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Snow Joe LLC的首席执行官Joseph Cohen说道。 图片来源:彭-博-社网站截图图片来源:彭-博-社网站截图 Snow Joe是美国新泽西州一家生产家居用品的公司,美国威胁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就包括该公司最大的产品种类电动洗衣机等。 Joseph Cohen说,他已经与零售商谈了,如果关税继续实施,他将不得不提高售价,目前,该公司还暂停推出4种产品线。 像Joseph Cohen一样,受中美重新谈判鼓舞的美国人还有很多。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称,市场人士希望中美能够找到解决贸易冲突的办法。 这一点从美国股市也可以看出。 当地时间21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一度上涨至2873.23-点,创盘中历史新高。道指和纳指也均上涨。 Edward Jones驻密-苏-里-州Des Peres的首席投资策略师Kate Warne表示:“总体而言,投资者对全球贸易问题本周可能得到解决的看法似乎更为乐观,我们看到了收益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走强的迹象。” 不过,美国官员却试图降低人们的期望值。 据《纽-约-时-报》报道,上周四,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坚称特朗普无意放弃自己的要求。库德洛说,美方的要求没有变,中国必须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停止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 特朗普本人的言论也不太乐观。当地时间8月20日,特朗普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说,中国谈判代表将很快抵达,并称他对这一中等级别的磋商“期望不大”,解决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将“需要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8月23日中美进一步对160亿美元商品互征关税。 而对于另外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举行为期六天的听证会,将有多达370名证人现身对此发表意见。 路-透-社指出,美国前几轮关税针对的是中国工业机械、电子元器件和其他中间产品,试图以此保护消费者,但到9月底,数千种消费品可能会受到更高关税的直接冲击。 彭-博-社指出,多数企业和贸易团体一直告诉美国政-府,关税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周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91%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关税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关税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图片来源:彭-博-社网站截图图片来源:彭-博-社网站截图 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的Stephen Lamar表示:“看到美国政-府开始与中国对话,我们真的感到高兴,但得确保这次对话有所帮助,并且不是以牺牲美国工人、公司、消费者和社区的利益为代价。” 对于美国政-府一方面致力于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另一方面重启谈判的做法,《华-尔-街-日-报》指出,“这凸显出美国政-府内部的意见分歧,美国财政部的谈判代表奉上一根胡萝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挥起威胁的大棒”。 报道引述政-府内部消息指出,胡萝卜和大棒这两个手法,都得到特朗普的支持。 一名接近内部谈论的人士告诉《华-尔-街-日-报》:“特朗普是个生意人。”除非中国拿出一个具体的建议,否则特朗普将继续鼓励政-府有关部门相互竞争,谋定一个对付中国的行动。 中国强烈谴责中。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