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笠翁对韵|二萧
琴对管,釜对瓢,水怪对花妖。
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
臣五代,事三朝,斗柄对弓腰。
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
风定落花闲不扫,霜余残叶湿难烧。
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
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
荣对悴,夕对朝,露地对云霄。
商彝对周鼎,殷《濩》对虞《韶》。
樊素口,小蛮腰,六诏对三苗。
朝天车奕奕,出塞马萧萧。
公子幽兰重泛舸,王孙芳草正联镳。
潘岳高怀,曾向秋天吟蟋蟀;
王维清兴,尝于雪夜画芭蕉。
对读,牧对樵,琥珀对琼瑶。
兔毫对鸿爪,桂楫对兰桡。
鱼潜藻,鹿藏蕉,水远对山遥。
湘灵能鼓瑟,嬴女解吹箫。
雪点寒梅横小院,风吹弱柳覆平桥。
月牖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
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难消。
《笠翁对韵•卷二》二 萧(1)
《笠翁对韵》简介 琴、管 :琴,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管,笛、箫一类的管乐器。 釜 :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水怪 :水中的怪物。 花妖 :百花的精怪。 秋声 :秋天的风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白缣[ jiān ] :缣,丝绢,这里指细绢。 红绡 :绡,生丝或指用生丝织的丝织品,这里指绸子。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臣五代 :五代时官僚冯道,先后为后唐、后晋、后辽、后汉、后周五朝之臣,对丧君亡国毫不介意,并自号“长乐老”。旧时代拿他做没气节的典型,称之为“不倒翁”。 事三朝 :南朝大诗人沈约,先后在宋、齐、梁三朝为官,称“事三朝”。 斗柄对弓腰 :斗柄,北斗七星中排成柄状(直线)的三颗星。弓腰,舞女反身将腰弯成弓的形状。 醉客歌金缕 :唐女诗人杜秋娘所作《金缕衣》。一指《金缕曲》,词牌《贺新郎》的别名,南宋张元干《贺新郎》:举大白,听金缕。举大白指饮酒。 风定落花闲不扫 :当风停下来的时候,有人闲着却故意不扫满地的落花。 霜余残叶湿难烧 :霜打过的树叶很潮湿,所以很难烧着。 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 :尚父,指吕望,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参见 《笠翁对韵•一东(3)》吕望兆飞熊 。传说周文王梦见一头长着翅膀的熊进帐,经人占卜,说是将得到贤人的吉兆。第二天出猎,果然在渭水边遇到直钩钓鱼的姜太公。后被周文王聘请为太师,被周武王尊为尚父,辅佐武王灭殷。 百年霸越,钱王万弩射江潮 :传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镠[ liú ]命人修筑江堤,筑土一升,赏钱一升,江堤筑成后被称为“钱塘”。有一年,江水暴涨,沿堤两岸眼看就要淹没,钱镠下令一万名弓箭手一起射箭,潮水顿时哗哗向后退去。 从钱鏐896年占据江浙到其孙钱俶[ chù ]978年归顺宋朝,约为百年,故称“百年霸越”。 精读《笠翁对韵》,我是认真的! 三五字,九十对,展现的,是一幅幅绚烂神奇的自然画卷,是一场场广博生动的历史过往,是一首首欢快明丽的童声歌谣。 插上翅膀,煽动想象,飞扬遨游于这天地长河之间,诵读、理解,是愉悦的,记忆、背诵、默写,还是痛苦的……不过,锲而不舍,反复习练,终是会拿下了的。 没有童子功,只有下笨功夫 ,还能怎么办? 不贪多,一天一大组四小组78个字,90组,90天,挑战一下! 《笠翁对韵》简介及一东(1) (2) (3) 《笠翁对韵》二 冬(1) (2) (3) 《笠翁对韵》三 江(1) (2) 《笠翁对韵》四 支(1) (2) (3) (4) 《笠翁对韵》五 微(1) (2) (3) 《笠翁对韵》六 鱼(1) (2) (3) 《笠翁对韵》七 虞(1) (2) (3) (4) 《笠翁对韵》八 齐(1) (2) (3) 《笠翁对韵》九 佳(1) (2) (3) (4) 《笠翁对韵》十 灰(1) (2) (3) 《笠翁对韵》十一 真(1) (2) (3) 《笠翁对韵》十二 文(1) (2) (3) 《笠翁对韵》十三 元(1) (2) 《笠翁对韵》十四 寒(1) (2) (3) 《笠翁对韵》十五 删(1) (2) 《笠翁对韵•卷二》一 先(1) (2) (3) (4) 《笠翁对韵•卷二》二 萧(2)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和诗集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和诗集 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求唐诗宋词元曲全集! 已发附件,直接下载即可。 征集唐诗宋词元曲作品 王维:《观猎》) 卢纶:《塞下曲》) 王安石:《梅花》) 柳宗元:《江雪》)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李白:《行路难)) 高适:《别董大)) 杜甫:《绝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诗宋词精选pdf唐诗宋词txt下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唐诗宋词名句唐诗宋词下载 云门寺坐落于绍兴城南16公里处秦望山麓的一个狭长山谷里,平水镇寺里头村境内。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更是一处集宗教、文化、游赏于一体的古代文化胜地。 若耶溪: 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今名平水江。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 秦望山: 又名刻石山,在浙江省绍兴地区之诸暨市枫桥镇乐山村东北部,与绍兴县交界处(即绍兴县平水镇平江村西南),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土名“燕子岩头”,“自诸暨入会稽,此山最高”,该山峰与龙头岗、鹅鼻山(也叫峨眉山或娥避山)、石屋山相连,传说系秦始皇会稽刻石处。它是浙东唐诗宋词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你要的唐诗宋词精选部分,内容太多这里无法给你,你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Y唐诗宋词元曲古诗 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如果各举例,一百字也不够用的。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 小说 明清是“小说”有名。《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都是这时期的产物。 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相对于艳丽的词较俚俗而有“恶少”之名,郑骞‘词与曲是孪生兄弟,词是翩翩佳公子,曲则带有恶少的气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TXT :pan.baidu./share/link?shareid=6618214&uk=4229040324 看看这个是不是你要的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化长河中璀璨夺目的一朵浪花。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唐诗宋词元曲介绍,欢迎阅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雄浑飘逸的唐诗,精致婉约的宋词,活泼生动的元曲,无不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作者心灵上执着的追求,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一种担荷的精神,一种不求逃避的坚定的力量。细细品读《唐诗?宋词?元曲》,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1、唐诗介绍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2、宋词介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3、元曲介绍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2008-06-30 16:32:00 来自: 问题不大 :product.dangdang./product.aspx?product_id=477498 作 者: 赵金光,王玉彩 选编 出 版 社: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7-1 ?字 数: 165000 ?版 次: 1 ?页 数: 228 ?印刷时间: 2002-7-1 ?开 本: 32开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0229800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化 >> 中国民俗 定价:¥7.50 当当价:¥6.40 折扣:85折 节省:¥1.10 钻石vip价:¥6.08 编辑推荐 写景联,给人以哲理,给人以启迪。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以我的体会,听景不如读景。景联,景诗,景文,选其精华而读之,可陶冶情操,得之许多美的享受。除去欣赏,对学联或拟作风景联者,本书可作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代名家题写名胜古迹的楹联中,选编了风景对联3000副。分别归纳为天地、日月、四时、山水、山石、河泉、湖海、花木、动物、长城、游赏及其他共12类。这些风景对联,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可陶冶人的情操,供人欣赏、学习。 本书所收入的对联,并非都已刻挂在风景点,还收入了古今联家所作未刻或虽曾刻挂但已佚失的联句。有些著名风景点则在注中未加省市名,而直载景点名,以除其赘。 作者简介 目录 一、天地 二、日月 三、四时 四、山水 五、山石 六、河泉 七、湖海 八、花木 九、动物 十、长城 十一、游赏 十二、其他 一、天地 人间土净 江上峰青——孟瑄 【注】题安徽宿松小孤山。 山矗天止 云起峰流 【注】题湖南衡山祝融峰祝融殿。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注】题湖南岳阳岳阳楼。 层峦回鹤 深谷生云 【注】题北京香山重翠崦(yān)。 别开生面 小有洞天——悔庐老人 【注】题江苏南京愚园。 如临仙境 别有人间——徐声扬 【注】题江西庐山仙人洞。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宁鹏年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难老泉。 一径飞红雨 千林散绿荫 【注】题云南昆明西罗汉山的龙门。 山中奔日月 地底激风雷——富好礼 【注】题四川峨眉山清音阁。 山川幻银海 天地见洪蒙——张鹏 【注】题四川峨眉山金顶景区。 山云备卿霭 水木湛清华 【注】题广东番禺余荫山房。 天开白鹿洞 山抱 *** 关——朱资 【注】题江西庐山白鹿洞。 天阔云非系 波空月自明 【注】题北京北海公园岩洞。 云飞疑石走 霞敛觉山空——赵炳龙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云外花为障 风前叶点阶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宜照斋。 云卷千峰集 风驰万壑开——陈毅 【注】题四川峨眉山伏虎寺。 云晴天宇阔 山静水声幽——孙应鳌摘诗 【注】题贵州炉山城北炉山摩崖。 云晴当槛碧 山晓入楼青——康熙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静好堂。 云湿幽峰滑 风梳古木香 【注】题湖南衡山上封寺。 云霞生异彩 山水有清香 【注】题浙江杭州西湖水上戏台。 云霞成伴侣 冰雪净聪明——集王维、杜甫诗 【注】题四川峨眉山金顶。 片云穿石硖 飞浪到天门 【注】题江苏昆山夕阳崖。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郑燮 【注】题江苏扬州瘦西湖月观。 风月时来往 山川自古今——张颔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流碧榭。 水与石争地 云携山上天 【注】题广东肇庆七星岩壁立亭。 水声常在耳 云气欲生衣 【注】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斋堂。 水落滩声急 云低雨意浓——杨慎 【注】题云南剑川宝相寺。 石激水流处 天寒松色间——康熙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鸟飞栈道下 马走山树巅 【注】题川陕交界七盘岭上七盘关。 地远尘嚣隔 山深俗障空 【注】题贵州安顺扶风山。 地高游目远 云敛骋怀宽 【注】题北京 *** 长春书屋。 地阔峨眉晚 天高岘首春——集杜甫诗 【注】题四川峨眉山金顶。 有雨云生石 无风叶满山 【注】题广西南宁南湖公园。 曲桥接危蹬 芳藻媚寒波——集王闿运诗 【注】题四川富顺容园桥亭。 帆远浮天阔 江空得月多 【注】题江苏镇江金山楼。 池中香暗渡 亭外风徐来——钱太初 【注】题江苏苏州艺圃乳鱼亭。 妙手生白玉 沃土出黄金 【注】题安徽青阳九华山。 青松如膏沐 白云生座边——张树堂 【注】题广东广州白云山濂泉寺。 林深虎豹伏 地险猿猱攀——杨宝山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雨过山头绿 云来地上阴 【注】题贵州安顺双柏寺。 雨过琴书润 风来花木香——乾隆 【注】题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 雨断香生石 云归翠立松——孙桐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胜地追秋赏 名山惬素闻——杨慎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放眼瀛台小 置身天地孤——曾国藩 【注】题安徽宿松小孤山。 空翠从窗落 闲云隔涧飞——尹邹铸 【注】题云南剑川海云居。 荷风送香气 山月含清辉——郭恩赓 【注】题山东滩坊复园。 佳气溢芳甸 宿云澹野川——集赵孟頫、元好问诗 【注】题红苏扬州吴氏别墅晓烟亭。 高枕对松石 清尊话烟霞——集王闿运诗 【注】题四川富顺集贤轩。 高秋来爽气 大地展东风 【注】题江苏苏州虎丘致爽阁。 烟光随地尽 水色到天无 【注】题湖南岳阳石城山。 浮云无定所 空谷寄遐思——黄云谷 【注】题四川沪州滴乳崖云谷洞。 流水如有意 高云共此心 【注】题北京故宫延春阁。 润挹云霞气 真参泉石灵 【注】题北京 *** 春藕斋。 穿过花世界 划破水云天——刘夜烽 【注】题安徽合肥浮庄莲舫。 野静山气敛 林疏风露长——乾隆 【注】题承德避暑山庄双湖夹镜。 悬来太谷雪 化作清瑶流——赵熙 【注】题四川峨眉山仙峰寺。 眼往远处看 风从东方来——郑林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落碧天亭。 斜光照疏雨 散步咏凉天——张邸尘集崔曙、韦应物句 【注】题江西上饶信江书院。 微雨池塘见 好风襟袖知 【注】题河南新安千唐志斋石刻。 稼收平野阔 风正一帆悬 【注】题扬州观音山水码头远帆亭。 鹤栖云里院 龙跃洞中天 【注】题广东罗浮山黄龙洞。 露清花递馥 风度水生纹 【注】题北京北海观妙室。 石径有尘雨洗 洞门无锁云封 【注】题广东罗浮山朱明洞。 地静一尘不起 楼高四望皆通——集杨慎句 【注】题四川新都桂湖问津楼。 一径风声飘落叶 六朝山色拥重楼——薛时雨 【注】题江苏南京清凉寺扫叶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注】题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一庭缥缈云霞气 四壁清凉水石心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绮望楼。 一帘花影云拖地 半夜钟声月在天 【注】题福建武夷山庄。 一亭静览山间趣 幽室能观世外天 【注】题陕西陇县陇山龙门洞。 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陆定一 【注】题福建青田太鹤山欲浮廊亭。 十笏琅嬛悬树杪 万家灯火隔江流——李元国 【注】题贵州铜仁文笔洞。 人家烟见翠微里 天宇晴开碧嶂头——乾隆 【注】题北京密云刘家庄行宫。 八十丈虹晴卧影 一千顷玉碧无暇——杨杰 【注】题江苏吴江松陵镇重虹桥。 九州积气峰前合 万里浮云杖底来 【注】题山东泰山晴光阁。 九面云山收眼底 满江风月落樽前——谢鼎庸 【注】题湖南湘潭西郊望衡亭。 九鼎云霞披雾出 三峨风雨渡江来 【注】题四川乐山揖峨峰。 三径花深惟鸟读 百年地回见君来——李元阳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三径凉生桐叶雨 一亭香送桂花风——李宝常 【注】题湖北沙市爽秋亭。 下方雷雨晴空见 上界星辰静夜扪 【注】题山东泰山天门阁。 万色云霞花四照 一潭水月镜双清——梁章钜 【注】题甘肃兰州中山西园四照厅。 万家灯火随民便 千亩山田待岁丰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山光下溪静相好 云影挂树闲不流——赵烈文 【注】题江苏常熟水吾园。 山光草色天成秀 水曲崖奇地结灵 【注】题贵州施秉华严洞。 山色湖光杯在手 云开天远月当心——杨文勋 【注】题贵州南明河畔小西湖。 千里江山开画本 满湖烟雨入诗情——集句 【注】题四川新都桂湖杨柳楼台。 千层浪起龙舒甲 五色云开凤展翎 【注】题北京邵武会馆。 千秋笔墨惊天地 万里云山入画图——邓拓 【注】题入河南郑州黄河碑林。 千重云气排月阙 万古泉声护洞门 【注】题广东南海白云洞。 千畦香扑黄云遍 列嶂屏施碧霭横——乾隆 【注】题北京怀柔行宫。黄云,指成熟了的庄稼。 山静水流观大化 风和日朗契虚怀——丁麟年 【注】题山西广灵水神室。 千叠云峰空外迥 三农雨露望中深 【注】题北京 *** 遐瞩楼。 门开自在如天阔 地劈还源一水清 【注】题山西五台山善财洞。 天开眉目山川丽 地得肤毛木石灵——谢光绮 【注】题浙江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天外绮霞横海鹤 月边红树艳仙桃 【注】题北京颐和园。 天光水态披襟袖 岸芷汀兰入画图 【注】题北京北海公园。 无边晴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 【注】题甘肃玉门关。 云中月影临瑶幌 雨后山光入绮帘 【注】题北京 *** 延庆楼。 云中高树绿扶塔 雨后好山青到门——潘麟 【注】题安徽歙县长庆寺塔。 云外闲吟发天籁 山中静雨落松涛 【注】题安徽黄山慈光寺。 云白山青万余里 江深竹静两三家——集杜甫诗 【注】题南京浦口小白山。 云头滟滟开金饼 水面沉沉卧彩虹——集苏舜钦诗 【注】题江苏吴江松陵。 云连江汉三朝雪 冰结园林满树花——钱沣 【注】题云南剑川近天庵。 云里峰姿开锦绣 风间松籁韵笙簧——乾隆 【注】题沈阳故宫仰熙斋。 云岚静对自高秀 城郭远映馀青苍——乾隆 【注】题北京中山公园。 云卧天游无不可 风清月白致多佳 【注】题北京北海远帆阁。 云带钟声穿树去 月移塔影过江来——徐小松 【注】题湖南邵阳双清公园。 云涌楼台出天上 风摇钟磬落人间——苏轼 【注】题江苏镇江北固山石帆楼。 云容水态不相厌 画意诗情分与投 【注】题北京北海画舫斋。 云捧月来花弄影 风呼海吸水生波——陈耀庭 【注】题湖北京山北三阳店长庆寺。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动岩花点砚池——乾隆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云移峰影天常静 风蹙波纹水不知 【注】题北京北海寄情净心殿。 云敛琳霄目因迥 水澄尘沼意俱深 【注】题北京 *** 宝月楼。 云喷石华生剑壁 雨敲松子落琴床——郭尚先 【注】题四川乐山壁津楼。 云窗静挹峰峦秀 花径平分松竹香——康熙 【注】题北京中山公园。 云遮日影藤萝合 风带潮声枕簟凉——集韩翊【本书中】∕翃,许浑诗 【注】题扬州张氏别墅藤花书屋。 气清松竹有余韵 雨足湖山是处佳——乾隆 【注】题江苏苏州虎丘行宫。 月明三径池浮水 烟绕一林天欲风 【注】题贵州两广会馆。 月到天心花待露 影动地面松遇风 【注】题陕西西乡牛头山鹿龄寺。 风月清华嬴四季 水天朗彻统三洲——乾隆 【注】题北京北海团城。 风生北渚烟波阔 雨歇南楼积翠来——集权德舆,李憕诗。 【注】题江苏太仓人民公园清阴堂。 风过竹林犹见寺 云生锦水复藏山——澹归 【注】题广东仁化丹霞山六祖堂。 风定天门悬日月 雨收石角挂虹霓 【注】题山东泰山中天门。 风急忽疑星欲坠 舟移如与月同行 【注】题江苏吴县西南石湖。 双石飞来天掷笑 层云荡过地行舟——连仰山 【注】题福建龙岩卧云楼。 水光山色淡容与 云帆月舫常流连 【注】题北京北海远帆阁。 水木清华开福地 星云纠缦丽中天 【注】题北京 *** 居仁堂。 水色天光迷上下 朝晖夕霭幻沉浮——周孔思 【注】题四川纳溪凤凰湖。 水底有天悬日月 空中无地现楼台 【注】题湘鄂边界仙佛寺。 水宽山远烟霞迥 天澹云闲今古同——戴鸿庥 【注】题江苏南京愚园。 玉案香分花有雨 瑶阶月静露无声 【注】题北京颐和园涵虚堂。 古今奇观属崖壑 往来名士尽风流 【注】题浙江绍兴吼山。 古洞云深留客住 空门月满听僧敲——孙清彦 【注】题贵州织金慈云洞。 石磴泉飞山欲静 洞门云掩昼多阴——海瑞 【注】题广东广州玉岩书院。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门迎旭别开天——林素园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朝阳洞。 石含太古水云气 竹带半天风雨声——袁君泉 【注】题广东广州杏林庄。 东天展霞束静霭 西岭飞瀑穿流云 【注】题贵州息峰温泉。 且欣咫尺窥岩壑 便抱清风就白云 【注】题上海豫园。 目同碧宇朗无尽 心与白云散以闲——乾隆 【注】题北京怀柔行宫。 四面水声三面柳 一亭山色半亭波 【注】题山西太原晋祠白鹤亭。 仙缘到此多无路 福地原来别有天 【注】题浙江镇海招宝山。 白菡萏香初过雨 碧琉璃水净于天——赵继元 【注】题江苏南京愚园界花桥。 鸟吟花笑有余乐 月白风清无尽藏 【注】题北京故宫乐寿堂。 半天云锦开青峡 九地轰雷撼玉关——摘欧阳玄诗 【注】题江西庐山观音桥。 半榻炉烟邀素月 一帘风雨读南华——梁济湹(古同瀍) 【注】题甘肃兰州水月村。 台榭参差金碧里 烟霞舒卷画图中 【注】题北京颐和园藕香榭。 地拓半弓多种竹 帘留一桁为看花——郑子研 【注】题广东广州双桐圃。 西山隐映岚光近 东郡微茫树影斜 【注】题安徽亳城。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注】题北京颐和园涵远堂。 西屏翠嶂常堪挹 北户清风不碍尘 【注】题河北承德狮子园。 有路入天青嶂立 无人扫地白云还——张汉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此地有崇山峻岭 何时无明月清风——王砚耕 【注】题四川泸州龙马潭。 光风霁月人千古 水净花香此一亭——摘曹龙树诗 【注】题江西星子爱莲池。 当阶瑞色新红药 临水文光净绿天——汪由敦 【注】题江苏扬州东园。 朱帘暮卷西山雨 画栋朝飞南浦云——董其昌 【注】题湖北京山长庆寺。 朱栏秀阁桥半月 绿荫浮舟水满天——戴元洋 【注】题江苏南京秦淮河。 乔木拂窗连岭翠 澄波映槛接天光 【注】题承德避暑山庄香远益清。 仰观云飞天不动 静听风过树多声 【注】题贵州安顺将军山寺。 自有山川开北极 天然风景胜西湖——康熙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江城之外无此画 山雨不来仍有风——朱耷 【注】题江西南昌青云谱。 红透云霞看日上 青连天地觉潮来——吴家榜 【注】题江苏镇江东升楼。 远水连天云作岸 微风掠地草生波 【注】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 苍松翠柏长生地 绿水青山古洞天 【注】题湖北随州白龙池。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硕庆 【注】题云南昆明黑龙潭。 连天水远青三汇 匝地荫浓绿四围——唐淮源 【注】题四川乐山乌龙寺化城亭。 岚光嶂碧波三面 晴景雨声云一楼 【注】题云南曲靖临漪楼。 余地三弓红雨足 荫天一角绿云深——陈恭尹 【注】题广东番禺余荫山房。 近水云霞晴亦雨 傍岩楼阁昼长寒——大复山人 【注】题贵州黄平飞云岩。 近郭遥村云影外 晨烟暮霭水光中 【注】题贵州安顺金钟山。 灵境迥开天一线 飞梁高跨石千寻 【注】题浙江衢州烂柯山日迟亭。 直将云影天光里 便作柳边花下看 【注】题浙江杭州西湖香水邻园。 苔深不雨山常湿 林静无风暑自消 【注】题四川青城山山阴亭。 松风多在溪前急 山雨偏从阁上低——陈基炽 【注】题云南剑川梅溪室。 松声如雨寒侵榻 海气非云湿到楼——赵藩 【注】题云南剑川海云居。 画桨藻萍鸥外境 碧波杨柳镜中天 【注】题江西九江甘棠湖盐水亭。 雨过千枝争滴翠 云飞群岭为摇青——摘赵朴初词 【注】题四川峨眉山洪桩坪。 雨后岚光入清座 风前树影绿摇窗——郑镜清 【注】题江西上饶信江书院观善堂。 2008-07-29 01:03:57 问题不大 雨后坪临观霁雪 风前阁上听清音——贯一 【注】题四川峨眉山广福寺。 雨沾高柳阴生槛 风动新筼响到窗——祁寯藻 【注】题江苏南京愚园。 雨馀山色深于黛 风定波光正可人 【注】题北京北海春雨林塘殿。 雨馀窗竹图书润 风过瓶梅笔砚香 【注】题广东东莞可园。 雨晴九脉铺江练 岚嫩千峰叠海涛 【注】题北京颐和园夕佳楼。 雨旸时若天休应 风日恬和物象舒——乾隆(和或为活?) 【注】题河北涿州行宫观风楼。 雨滋苔藓侵阶绿 露洗松阴满院清——赵德昌集句 【注】题贵州贵阳扶风山寺。 轰轰震起群山籁 隐隐鸣来百里雷 【注】题云南昆明凤鸣山。 岩飞骤雨云翻石 风扶奔潮水沸天 【注】题江苏南京燕子矶烟雨楼。 岫引天风波上下 亭飞海月翠空明 【注】题江苏镇江断门石公山。 垂莲不碍高飞燕 响水难移朗照星 【注】题云南开远燕子洞。 金波常漾中秋月 玉镜平分明圣湖 【注】题北京北海古柯亭。 忽惊华构依崖出 不断海风吹月来 【注】题江西安龙涵虚阁。 郊原雨足云归岫 台阁风清月在天——林则徐 【注】题福建闽侯林则徐故居。 空山云雨自今古 一亭风月满乾坤 【注】题湖南衡山嘉会堂。 细草如茵栽药地 软云似絮养花天 【注】题北京 *** 遐瞩楼。 经参函谷源流远 地接寒山草木香 【注】题山东东明庄子祠。 相于明月清风际 只在高山流水间 【注】题北京北海莲华室。 树色苍茫初雨过 川原近远似霞蒸 【注】题湖北武汉晴川阁。 树影悠悠花悄悄 晴云漠漠柳毵毵——集曹唐、韦庄诗 【注】题河南开封黄园竹间水际。 轻风杨柳迎头爽 浓露郊原蓄目清——乾隆 【注】题北京怀柔行宫。 点缀云峰留玉宇 参差水榭引朱船 【注】题北京 *** 遐瞩楼。 映日波光绕北郭 连天晴翠接四明 【注】题浙江奉化中山公园。 香浮院落风初动 影到门庭月半斜——杨九龄 【注】题云南剑川石钟寺。 秋水一泓银涌地 云山万叠笏朝天——赖宏新 【注】题辽宁凤城秋云楼。 重叠峰峦归眼底 苍茫云气荡胸间 【注】题贵州贵阳观音洞。 活水接来洙泗脉 灵台窥透鸢鱼天——纪廷誉 【注】题福建龙溪南溪书院。 昼永花香醺似醉 雨收天色碧于蓝——康熙 【注】题北京故宫皇极殿 晓来鉴气连天白 雨后山光满院青——方学周 【注】题浙江淳安瀛山书院双桂堂。 圆同霁月千年满 碧竟长天一气苍——罗元琦 【注】题云南石屏来鹤亭。 峻岭不飞天外燕 惊涛常吼地中雷——王继文 【注】题贵州盘江渡铁索桥。 积雪全消横远岭 浮云净卷俯高楼 【注】题河北承德六合塔。 高山仰止疑无路 曲径通幽别有天 【注】题云南昆明达天阁。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张船山 【注】题四川泸州。 烟云舒卷揽胜赏 松石古澹怡远情 【注】题北京 *** 宝月楼。 烟水此间真酒地 风光今日是诗天——阿林保 【注】题山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 烟波淡荡摇空碧 楼阁参差倚夕阳 【注】题浙江杭州孤山六一泉。 烟锁断桥留客立 云封古寺待僧归 【注】题广东广州白云山景泰寺。 烟霞并入新诗卷 云树长开旧画图 【注】题北京新衙门行宫。 烟霞表里因心静 天水空明触目新 【注】题北京 *** 听鸿楼。 涛飞松径来天上 月映莲池见道心 【注】题广东广州白云洞云泉山馆。 海日蟠桃开寿寓 天风青鸟下蓬瀛 【注】题北京故宫储秀宫。 流水不将山色去 好风时卷市声来——颜学重 【注】题甘肃兰州水月村。 流水斜阳招燕子 晓风残月渡龙川——孟广焕 【注】题贵州石阡温泉。 捧日云霞三岛见 随风珠玉九霄闻 【注】题北京颐和园。 虚阁半寒江树影 小堂长护海云深——铁良 【注】题江苏镇江焦山观澜阁。 常有轻云酿雨意 爱看秋水泛烟光 【注】题河北大城台头村行宫。 唾落珠玑天上雨 步摇环佩夜来风 【注】题陕西华山中峰玉女宫。 移得蓬瀛来世上 别有天地非人间——彭玉麟 【注】题浙江嘉兴鸳鸯湖。 笙簧响入疏松里 锦绣云从翠壁来 【注】题承德避暑山庄青枫绿屿。 盘空树色凌云绿 亘古烟霞在眼中 【注】题四川青城山卧云亭。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集句 【注】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 绿深草色轻风拂 红润花光宿雨晴 【注】题北京香山寺。 喜有空林能引鸟 恨无隙地再栽梅——彭玉麟 【注】题湖南衡阳彭园。 塔影圆明清静地 钟声响彻夕阳天——陈蔚 【注】题浙江杭州西湖净慈寺。 凿开鱼鸟忘情地 展尽江湖极目天——韩维集宋庠诗 【注】题河南许昌展江亭。 晴空顿觉纷华隔 山色常疑烟雨多——王定抡 【注】题江苏高淳东坝公园。 寒云白昼愁江水 风雨黄昏冷剑铓——赵炳龙 【注】题云南剑川石宝山。 窗含远色通书幌 云带东风洗画屏——集李贺、许浑诗 【注】题江苏扬州张氏别墅清远堂。 窗间树色连天净 户外岚光带水明——乾隆 【注】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窗通碧水苍山外 人在光风霁月间 【注】题北京 *** 遐瞩楼。 楼台数级原无地 水月双清别有天 【注】题湘鄂西边界仙佛寺。 嘘吸沧溟涵地脉 吐吞日月镇天池 【注】题福建崇武大岞山龙喉岩。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注】题广东罗浮山南楼寺。 溪头云影催诗雨 屋角晴峦补画山 【注】题浙江宜兴画山楼。 障殿帘垂花外雨 扫廊帚借竹梢风 【注】题北京颐和园霞芬室。 静夜松涛千嶂合 崇朝雨色四天连——袁昌祚 【注】题四川峨眉山天门石。 碧松影里天常静 红藕池边水亦香 【注】题陕西略阳书院。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涌千峰宿雨收 【注】题北京颐和园涵虚堂。 境因径曲诗情远 山水林稀画帧开(水应作为) 【注】题北京北海邻山书屋。 翠壁连云蒸澎雨 赤城带日起祥烟 【注】题四川青城山赤城阁。 墨池烟霞花间露(霞应为霭) 敬鼎香浮竹外云(敬应为茗) 【注】题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蘅皋蔚雨生机满 松嶂横云画意迎——乾隆 【注】题北京北海九曲石桥石坊。 麟游凤舞中天瑞 日朗风和天地春 【注】题北京故宫长春宫。 一路竹声,时疑雨至 半空岚气,忽然云飞 【注】题浙江杭州玉皇山玉皇宫。 一览无遗,独占地势 四时皆宜,乐与天游 【注】题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览台。 三山始凉,金凤荐爽 四月时雨,玉实垂芒——周彦升 【注】题福建福州奉直会馆。 九万青天,登梯得路 三千碧海,波浪乘风——倪鸿宝 【注】题山东蓬莱阁。 万顷田畴,四时画景 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洞天。 雨不崇朝遍天下;花随流水到人间。 四野绿荫迎夏至;一园红雨送春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 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横批:锦绣河山 上联: 凌空卷雪天边落, 下联: 历乱奔雷涧底归. 横批:气吞山河 描写一副自然景观的对联 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的是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写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1、上联:自然天成佳山水;
下联:生态独秀好景观。
2、上联:鸟吟花笑有余乐;
下联:月白风清无尽藏。
3、上联:朱帘暮卷西山雨;
下联:画栋朝飞南浦云。
4、上联:朱栏秀阁桥半月;
下联:绿荫浮舟水满天。
5、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联:城山色半城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