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北京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北京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提示:

北京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北京 新 高考 是从2017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17年9月高一 新生 入学时开始实行,2020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3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另外从其他科目中选择3门进行 考试 ,总分为750分。 一、改革目标 2017年启动我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平公正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自2017年9月1日起,从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学生 毕业 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1.考试科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体育 与健康、 艺术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2.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要求为依据;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要求为依据。 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合格性考试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本市统一高考的考生。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为5个等级,等级根据原始分划定,成绩当年有效,计入高 校招 生录取总成绩方式另行制定。 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科学确定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客观记录学生的 成长 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科学合理使用评价信息。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学校每学期要对电子平台中学生本学期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和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招生学校应提前制定并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公正。 (三)开展高考综合改革 1.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1)统考科目。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英语考试。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3)成绩构成。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统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4)录取方式。实行 高考志愿 考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 志愿 ”的原则进行 平行志愿 投档。在总结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 经验 基础上,2019年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高职 自主招生 、单考单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对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分别制定测试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面试 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院校范围。 三、附新高考省份及实行年份 2014年实行,2017年首届新高考省份: 浙江 、 上海 ,采用3+3高考模式 2017年实行,2020年首届新高考省份:北京、 天津 、 山东 、 海南 ,采用3+3高考模式 2018年实行,2021年首届新高考省份: 河北 、 辽宁 、 江苏 、 福建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重庆 ,采用3+1+2高考模式 2021年实行,2024年首届新高考省份: 黑龙江 、 甘肃 、 吉林 、 安徽 、 江西 、 贵州 、 广西 ,采用3+1+2高考模式 2022年实行,2025年首届新高考省份: 山西 、 河南 、 陕西 、 内蒙古 、 四川 、 云南 、 宁夏 、 青海 ,采用3+1+2高考模式

北京什么时候实施新高考?
提示:

北京什么时候实施新高考?

教育部官网近日公布了2018年工作要点,包括北京在内的第二批试点省份要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同时,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完成《学校未成年学生保护规定》起草等被列入重点工作。 2020年,本市实施新高考,目前的高一学生是新高考首批考生。新高考不分文理,除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考生还要依据向往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选3门参加考试。 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试点省份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指导高校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优化选考科目要求。 此外,今年还将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动态跟踪机制,以及推进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据悉,今年教育部还将研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的意见》,推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各地出台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同时,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也将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快乐成长。 根据工作要点,教育部今年还计划发布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修订调研,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一使用培训工作,2018年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加快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科目必修教材修订工作并在2018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