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哈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唱哈节一般指京族哈节,是流行于广西京族居住地区的传统节日。但举办日期各地有所不同,万尾、巫头二岛为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日。
虽然各地的唱哈节举办日期不同,但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基本相同,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唱哈节活动的建筑物,被称为哈亭。
唱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节期一般为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欢庆。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申报的京族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唱哈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唱哈节是什么节日
唱哈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唱哈节是什么节日
唱哈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并设立神位来纪念他。同时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唱歌的方式来歌颂他。于是,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为京族人民的节日了。
唱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完全相同,澫尾、巫头两地是农历六月初十;山心是八月初十。唱哈节的场所是哈亭。每个京族人聚居的村寨都建有哈亭。哈亭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是选用最好的木料建筑而成的,外观非常美丽。哈亭除主要用作唱哈外,里面还立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以及各姓祖先的牌位。
每到唱哈节,来自四面八方的京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云集到哈亭前举行祭祖、迎神、唱哈等活动,祈愿生产丰收,人兴畜旺。唱哈节中的哈歌内容十分丰富,并有固定的歌本,唱哈时有三人出场,“哈哥”专门用琴伴奏,两位“哈妹”轮流演唱。整个唱哈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几个程序,其中入席唱哈是最主要的部分。“唱哈”一般要连续三天,通宵达旦地欢宴歌舞。
唱哈节是什么节日
唱哈节亦称“哈节”。京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哈”或“唱哈”,在京语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京族的歌节。每到哈节期间都会举行如迎神,祭祖,唱哈,送神等等活动。
“京族三岛”位于广西防城京族自治县,指的是京族同胞居住的巫山、山心、万尾三个小岛。岛上四季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物常年丛绿,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京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也形成了特殊的三岛风情。
哈节,是京族最大的民族节日。“哈”在京语中有两重意思,其一为 “吃”,其二为“歌”或“唱歌”。所以哈节也称为“乡饮节”、“歌节” 或“唱歌节”。节日活动内容有祀神、祭祖、乡饮、娱乐。哈节的日期因地而异,万尾、山心两村为农历六月初六,巫山村为农历八月初十,红坎村为正月十五。节日活动在固定的地点“哈亨”举行。“哈亨”是京族聚会的场所,兼有神庙、祖庙、乡饮堂、歌堂等功能。在京族聚居地,每个村寨都建有“哈亨”。建“哈亨”的材料全用优质木料,外形美观,坚固宽敞。有些“哈亨”,屋脊上还有双龙戏珠的雕塑。“哈亨”中供奉的主要是京族信奉的镇海大王等神位和族中祖先的灵位。“哈亨”正堂两侧,设置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或坡板,在迎神、祭祀或者听“唱哈”时,成年男子按年龄长、幼、尊、卑和捐款数额入座,这是早已形成的规矩。
关于唱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一个说是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
唱哈节使用的乐器
唱哈节使用的乐器是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乐器。那琴声特有的装饰音和长颤音,如潮浪起伏,婉转动听。独弦琴的构造比较简单,琴身是长1米左右的半片大斑竹筒,或是3片木板做成的方形木匣,在右端约12公分处凿一孔,插上一块小圆木作琴码,在左端的5公分处凿一孔立一摇杆,作为把手,琴码前面装上指板品格,琴底装一调弦校子,那惟一的一根琴弦,则一头系于摇杆,另一头经过琴码穿到琴底的校子上。劳动之余,一人抚琴,众人围坐,沐着海风,在独弦琴的旋律中度过良宵。
独弦琴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乐器,流传甚广,但后来便逐渐失传。如今,只在我国京族和越南一些地方得以保存,并在结构上更趋于简单、合理,更易于演奏。
六月初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六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小暑。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炎热,雷暴增多。民间小暑有食新的习俗,用新收获的小麦做成面条,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并保佑风调雨顺。同时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小暑节气 小暑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雨落区主要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大气环流系统的控制,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东部主雨带一般由华南、江南一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 进入7月下旬,伴随副高等环流系统的季节性北抬,西南季风也会向北推进,副高外围的西南风将来自热带、副热带的暖湿气流输送到北方地区,其与中纬度的冷空气在华北、东北一带交汇,华北、东北才开始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 ,才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
六月初九是几月几号
【阳历】2022年7月7日,星期四【阴历】二零二二年六月初九【冲煞】冲兔(乙卯)煞东。当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一般在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属于夏季的第五个时令,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从字面看可以看出,它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暑气还比较小。出梅和入伏是该节气的标志,意味着梅雨季节即将结束,气温有了明显的上升,北方容易进入伏旱期,而南方由于冷暖气旋交汇,常有雷雨天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主要的*俗有吃莲藕、黄鳝和芒果等,起到降温解暑,又能够补充营养的功效。【忌】交易,开张,安床,开市,开业,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