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滑坡产生的条件及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滑坡产生的条件及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提示:

滑坡产生的条件及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


主要防治措施:
1)避:加强监测,做好预报,提早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
2)排:截、排、引导地表水和地下水,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滑坡区;对滑坡中后部裂缝及时进行回填或封堵处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渗入到滑坡中,可以利用塑料布直接铺盖,或者利用泥土回填封闭;实施盲沟、排水孔疏排地下水。
3)挡:采用抗滑桩、挡土墙、锚索、锚杆等工程对滑坡进行支挡,是滑坡治理中采用最多、见效最快的手段。
4)减:当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时,可以在滑坡后缘拆除危房,设置清除部分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
5)压: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
这时应该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
6)固:结合微型桩群对滑带土灌浆提高滑带土的强度,增加滑坡自抗滑力。

滑坡的防治原则是什么?滑坡的防治措施有 哪些
提示:

滑坡的防治原则是什么?滑坡的防治措施有 哪些

滑坡易发生的地段及主要诱发因素
总体上来说,滑坡一般多发于岩、土体比较破碎、疏松,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一些山区丘陵和工程建设活动、矿石开发剧烈的地区,通常也是滑坡多发地带。
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1)降雨因素:大雨、暴雨和长时段的连续降雨等使地表水渗入坡体,既软化了岩、土及其中的软弱面,削弱阻滑力,又附加了坡体自重,极易诱发滑坡。
(2)地震动效应: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也易引发滑坡。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作用:河流、湖泊等水体不断冲刷、浸泡坡脚,削弱坡体的支撑力或软化岩土降低其强度,也可能会促使滑坡发生。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爆破、切坡加载、地下采空、水库蓄(泄)水、引水渠渗漏、施工机械强烈振动等人类活动均会改变坡体的原始平衡状态,可能会诱发滑坡。
2.滑坡防治原则
滑坡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预防滑坡发生和治理已经发生的滑坡两大领域。 “预防”是针对尚未产生严重变形与破坏的斜坡,或者是针对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治理”是针对已经产生严重变形与破坏、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斜坡,或者是针对已经发生滑坡的斜坡。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预防滑坡的发生;一方面要加强前期地质勘察和研究,妥善治理已经发生的滑坡,使其不再发生。要保证做到 “防中有治,治中有防”。
同时,滑坡防治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宣传教育措施、政策法规措施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因此,滑坡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
3.滑坡防治工程措施
根据滑坡防治原则,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的一般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各种因素;②降低滑坡体的下滑力和提高滑坡体的抗滑力;③保护附近建筑物的防御措施。
一、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因素
这项措施是指在斜坡稳定性降低的地段,消除或削弱使斜坡稳定性降低的主导因素的措施。可分为以下两类:
1、针对改变斜坡形态的因素的措施为了使斜坡不受地表水流冲刷,防止海、湖、水库波浪的冲蚀和磨蚀,可修筑导流堤(顺坝或丁坝)、水下防波堤,也可在斜坡坡脚砌石护坡,或采用预制混凝土沉排等。
2、针对使斜坡岩土体强度降低的因素的措施 (1)防止风化
为了防止软弱岩石风化,可在人工边坡形成后,用灰浆护面,或者在坡面上砌筑一层浆砌片石,并在坡脚设置排水设施,排除坡体内的积水。对于膨胀性较强的粘土斜坡,可在斜坡上种植草皮,使坡面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治土坡开裂,减少地表水下渗,避免土体性质恶化、强度降低而发生滑坡。
(2)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⑤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三)、直接降低滑动力和提高抗滑力
这类措施主要针对有明显蠕动因而即将失稳滑动的坡体,以求迅速改善斜坡稳定条件,提高其稳定性。
1、清除或削坡减荷与压脚
斜坡上的危岩或局部不稳定块体,一般可清除。若清除困难或不可能时,可支撑加固以防止其坠落,以免影响坡体稳定和建筑物安全。
2 、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1)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
(2)修筑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

查一下湖北恩施9月27日的洪水情况怎么样
提示:

查一下湖北恩施9月27日的洪水情况怎么样

新华网武汉7月4日电 (记者郝同前) 7月3日18时至4日8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遭受特大暴雨、大风灾害袭击,其中恩施市、建始县、利川市暴雨尤为严重,建始县总降雨量达220毫米以上。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造成全州32个乡镇42.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843人,农作物受灾14345.6公顷,绝收2806公顷,倒塌房屋59户、154间,损坏房屋339户、73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8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0.898亿元。


灾情发生后,恩施州各级民政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核查灾情,及时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据气象部门预报,恩施州未来3天仍将是暴雨转大雨及阵雨交替,应防范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 【摘要】
查一下湖北恩施9月27日的洪水情况怎么样【提问】
新华网武汉7月4日电 (记者郝同前) 7月3日18时至4日8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遭受特大暴雨、大风灾害袭击,其中恩施市、建始县、利川市暴雨尤为严重,建始县总降雨量达220毫米以上。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造成全州32个乡镇42.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843人,农作物受灾14345.6公顷,绝收2806公顷,倒塌房屋59户、154间,损坏房屋339户、73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8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0.898亿元。


灾情发生后,恩施州各级民政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核查灾情,及时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据气象部门预报,恩施州未来3天仍将是暴雨转大雨及阵雨交替,应防范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 【回答】

湖北恩施发生山洪,谁应该为本次遇难事件负责?
提示:

湖北恩施发生山洪,谁应该为本次遇难事件负责?

这次的事件,很抱歉,负责的只能是他们自己本人,因为这并不是已开发的景区,而是自助游的景点,不是开放的景区,周边是有景点没,但那是屏山景区,事发处的躲避峡是高山峡谷,并没有开放,是因为风景漂亮让它成为网红景点,但并没有景区需要为它负责。 恩施的躲避峡在15年的时候,因为抖音跟有些自助游攻略上面各种晒视频晒照,它就成功的火了,火了之后,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更多的是麻烦,甚至在当地县委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海事局,专门管的就是违规进景点,违规拉客的人群,这是保障游客的安全。 但是游客跟船商都是不买帐的,在查到的时候,都觉得海事局的人在管他们,还有当众抗执法的,既然进去就是不合规了,那么凭什么出事了要别人买单? 在当地,躲避峡下游的屏山景区,它的手还没伸到躲避峡,因此它是无辜的,本身就不是它的范围以内的景点找它来背锅,那就过分了,他一没收钱二没营业,凭啥出事找他啊? 另外,在当地海事局早六点晚七点的蹲守之下,还有人偷摸的进去,这样的遇险还能说什么?说没二十四小时蹲着?大家去旅游的都是成年人了,别耍这么无赖的赖好吧? 成年人去旅行,就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如果被野鸡旅行社忽悠的,可以找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如实告知,如果是自架游,那就只有自己买单了,因为该做的,当地已经做了,游客不听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