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少儿编程学习为什么变成一种主流趋势
少儿编程学习为什么变成一种主流趋势
提示:

少儿编程学习为什么变成一种主流趋势

首先,STEAM教育在我国的流行,推动少儿编程学习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STEAM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即加强美国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并鼓励学科融合。 虽然国内的教育模式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形成了一定的特殊性,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灌输式教育的方式,但政府也在努力尝试通过新的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根据由北师大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合成立的课题组,发布的《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STEAM教育的探索并非从数学、科学领域开始,而多始于信息技术、少儿编程领域。 据了解,如今国内不少中小学都相继在社团活动或选修课中增设了少儿编程课程。在杭州,大部分重点中学都已经将编程纳入信息技术正式课。 第二,少儿编程学习是一项延展性很强的项目。 孩子与成年人的编程方式完全不同,成年人的编程思路是直接完成编程任务,而孩子的编程是通过融合各类生活场景及学科知识,将创意转变为创造力。 少儿编程过程会涉及逻辑思维、艺术设计、程序语言以及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能深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少儿编程这种多学科融合交互学习的方式,正是STEAM教育所倡导的,也是有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 第三,少儿编程学习的鲜明特点和优势:学科融合 如今,不少先进国家和创新型学校,都在探索学科融合的学习模式,这显然并非易事,但少儿编程教育却可以很好的融合数学、生物、科学、物理等学科。 我们以Scratch 这个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并开放的儿童图形化编程工具为例。 基于Scratch工具,我们可以设置大量融合学科的任务,例如设计自由落体实验的场景、通过绘制图形来了解动植物、用程序编写出一个可以使用的电子时钟等方式,通过这些跨学科的综合实践任务,让孩子能够通过游戏思维的方式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并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显然,相较现阶段学校的所有学科,少儿编程学习有着更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意义。 小码世界少儿编程希望能够帮到您(*^_^*)

少儿编程进入规定了吗?
提示:

少儿编程进入规定了吗?

政策是教育的风向标,随时把握教育政策的变动,就是把握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命脉。 平时对教育关注的家长可能早就发现了,现在许多地区都在推动少儿编程教育。我们一起从几个角度出发,了解一下少儿编程教育政策的动向。 多省高考题出现编程相关信息 近几年,在多个省市的数学高考题目中,就已出现了编程相关的题目。2018年的高考数学江苏卷、天津卷,都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伪代码理解程序逻辑,并根据算法得出结果。 教育部政策动向 事实上,过去的两年中,许多地区早已把编程列入中考招生项目。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近年来教育部在编程方向上都有些什么操作: 从2017年国务院明确将编程课放入中小学,2018年人工智能进入全国高中新课标,到浙江省将编程正式纳入高考科目,到K12人工智能教材在沪亮相…… 这些几乎月月更新的信息,都在强调一个事实:不会编程的孩子,未来升学将受到影响。 升学加分政策与名校自主招生,更青睐会编程的孩子 家长最关心的升学加分政策,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变动。2019年,北京市将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教育部也发文称,中小学阶段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目前,仅有中学信息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得以保留,优胜者仍可保送至知名高校;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也认可类似竞赛成绩。 而同样的风向,在名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中也开始有了明显的体现。在信息技术中获奖的学生,也更容易受到名校自主招生的青睐。 政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几个方向的利好政策都助推着编程赛道的急速爆发。 如果现在还抱持着,“不竞赛不用学编程”、“以后不做程序员不用学编程”、“学编程是加分项不是必备项”等观点,未来,您的孩子可能就要输在起跑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