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文鸟科的介绍
文鸟科的介绍
提示:

文鸟科的介绍

文鸟科(Ploce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文鸟科包括麻雀、雪雀、织布鸟、牛文鸟、寡妇鸟等不同类群,广布于旧大陆,以非洲热带地区最多,嘴成粗短的圆锥状,闭嘴时上下嘴边缘紧贴,以种子为食,繁殖期食昆虫,多结群栖息,常营群巢。文鸟科约有140余种,我国约有15种。文鸟科的一些成员数量很多,其中非洲的红嘴奎利亚雀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树麻雀则是我国多数地区最常见的鸟。

请问,这是什么鸟?
提示:

请问,这是什么鸟?

这是斑鸠,斑鸠的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 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山斑鸠 山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 。 1、分布范围 .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区。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 。 2、形态特征 山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体中型,体长27~35cm,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短而强壮,跗跖较中趾为长。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3、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一般距地面高3~7m,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巢形为平盘状,外径约30×40cm,内径约8.0×8.5cm。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卵径33×24mm。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

问一下这是什么鸟?
提示:

问一下这是什么鸟?

戴胜(学名:Upupa epops):共有8个亚种。依不同亚种体长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55-80克。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颜包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头侧和后颈淡棕色,上背和肩灰棕色。下背黑色而杂有淡棕白色宽阔横斑。初级飞羽黑色,飞羽中部具一道宽阔的白色横斑,其余飞羽具多道白色横斑。翅上覆羽黑色,也具较宽的白色或棕白色横斑。腰白色,尾羽黑色而中部具一白色横斑。颏、喉和上胸葡萄棕色。腹白色而杂有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黑色,基部淡肉色,脚和趾铅色或褐色。 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见。以虫类为食,在树上的洞内做窝。性活泼,喜开阔潮湿地面,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有警情时冠羽立起,起飞后松懈下来。每年5、6月份繁殖,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岩石缝隙、堤岸洼坑、断墙残垣的窟窿中。每窝产卵5-9枚。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