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马致远有什么之称?
马致远有什么之称?
提示:

马致远有什么之称?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最有名的一首小令,也可以说成散曲。这首曲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极具画面感。我们单看曲词中的意象,一幅夕阳晚景图就如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更是一股凄凉断肠的意味。譬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它们共同营造了阴沉、昏暗、凄清的抒情氛围。 许多评论家说起这首曲子,都为之惊叹,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且,此句话精辟地说明了《天净沙·秋思》中景与物之间“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的相互关系。 那么,马致远究竟是如何展现二者的呢?原来他先以自己看到的一些物象开头,尔后由眼前之景写到人事,精妙地道出了断肠人漂泊天涯的苦楚。 起初,作者看到的是一幅破败之景,即秋风中立着的枯藤和老树,还有一群乌鸦,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中途时,他忽而看到小桥、流水和一户小康之家。最后,镜头转向自己,写自己骑着一匹瘦弱不堪的马,艰难地行走在夕阳下。整首曲子可谓抑扬顿挫,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场秋思,历来都为人所称道。而它实际上只是想表明一个“苦”字,其中一是羁旅之苦,二是孤独之苦,三是壮志未酬之苦。我们都知道马致远也曾有过一腔热血,他一心只为求取功名,但因权臣排挤,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总之,《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充满了故事感,它写于马致远前往蜀山的路途中,此时是马致远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但是,人生的不如意反而成全了马致远,他凭借一首天净沙,获得了“曲状元”的美誉。

马致远代表作
提示:

马致远代表作

马致远,号东篱,元曲作家,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东篱乐府》《岳阳楼》《青衫泪》《任风子》等等。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为官,之后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参加“元贞书会”,晚年隐居于杭州。

马致远的散曲思想内容丰富,制曲艺术精湛,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所作散曲语言清丽出色,人物栩栩如生,充满画意而风格飘逸、奔放、老辣、清隽,意境高妙,提高了散曲的意境。
什么是散曲?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