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生活英语 > 正文
奔腾G2030相当于i几?
奔腾G2030相当于i几?
提示:

奔腾G2030相当于i几?

g2030cpu属于第三代CPU,是G2020的升级版,在看电影、浏览网页和办公时使用来说性能足够,如果运行一些大型的游戏还是有点吃力,购买时要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 该cpu处理器的适用类型是台式机,CPU频率的主频是3.0GHz,倍频是X16-27,它的总线的速度是100MHZ,而且该处理器的CPU是内核,它的核心代号是Ivy Bridge 1155PIN,核心数量是双核心,线程数是双线程,而且制作工艺是22纳米,热设计功耗(TDP)是55W。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散热至上,CPU的工作伴随着热量的产生,散热工夫不可少,CPU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5~65℃,具体根据不同的CPU和不同的主频而定。散热风扇质量要够好,并且带有测速功能,这样与主板监控功能配合监测风扇工作情况。 散热片的底层要厚的为佳,这样有利于储热,从而易于风扇主动散热。保障机箱内外的空气流通顺畅。散热好了,一部分不明原因的死机亦会减少。 超频要合理,主流的CPU频率达1GHz了,这时超频的意义已不大。更多考虑的应是延长CPU寿命。如确实有需要超频,可考虑降电压超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特尔 Pentium G2030

cpu g2030是什么处理器?
提示:

cpu g2030是什么处理器?

属于三代的奔腾cpu。性能还行吧。普通应用看看电脑玩玩要求不高的游戏完全没问题。四年前的cpu了。Intel 奔腾 G2030(散)详细参数适用类型台式机CPU系列奔腾双核制作工艺22纳米核心代号Ivy BridgeCPU架构Ivy Bridge插槽类型LGA 1155封装大小37.5×37.5mm包装形式散装性能参数CPU主频3GHz核心数量双核心线程数量双线程三级缓存3MB总线规格DMI 5GT/s热设计功耗(TDP)55W内存参数支持最大内存32GB内存类型DDR3 1333/1600MHz内存描述最大内存通道数:2最大内存带宽:21GB/sECC内存支持:是显卡参数集成显卡Intel HD Graphics 2500显卡基本频率650MHz显卡最大动态频率1050MHz显卡其它特性显示支持数量:3技术参数睿频加速技术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不支持虚拟化技术Intel VT-x 纠错指令集SSE4.1/4.2,64bit64位处理器是其它技术支持增强型SpeedStep技术,空闲状态,温度监视技术,执行禁用位

奔腾和酷睿的处理器区别是什么?
提示:

奔腾和酷睿的处理器区别是什么?

这两个都是英特尔CPU,英特尔低端CPU系列,主要以价格优势和较强的稳定性吸引了办公和文字用户等一系列低端用户,当然低端家用机市场也很有优势。 奔腾(Pentium),英特尔中低端CPU系列,主要面向基础游戏娱乐用户和基本家庭娱乐用户,以及对文件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中高端办公用户。奔腾系列CPU的性价比一直比较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奔腾系列CPU的主要特点是性价比高,主要缺点是,有高不成低不就之嫌。 酷睿(Core),英特尔中高端CPU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游戏用户,以及中高端的办公用户,特别受到许多游戏玩家的亲睐和追捧。酷睿系列CPU的主要特点是性能强劲,节能高效,热量小;缺点是价格高,不能被绝大多数用户所接受。 今年,英特尔又在酷睿的基础上,退出了酷睿i7,i5,i3各个系列的CPU,i7是面对高端发烧用户定制的高端游戏CPU,i5则是最新的产品面向未来家用的大趋势,i3则是酷睿的底层产品,面向基础用户,新i3还将采用32nm全新技术,以及集成GPU等新的功能。 奔腾曾是英特尔的主力产品,但错误的使用Netburst架构导致奔腾4高频低能和高功耗。后来英特尔重新使用P6架构加多核,成就了现在的酷睿。奔腾D是双核Netburst架构。奔腾是酷睿的第一次简化,二级缓存减半;赛扬是酷睿的第二次简化,二级缓存减半再减半(奔腾的简化)。

奔腾三处理器过后是什么处理器???
提示:

奔腾三处理器过后是什么处理器???

赛扬1代和奔腾2是一个时代的东西,是在奔3以前生产的


1998年4月15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350MHz、Pentium II 400MHz和第一款Celeron 266MHz处理器,此三款CPU都采用了最新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8年8月24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45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CPU发展到这个时期,就不能不说说Intel Pentium II Cerelon处理器。英特尔将Celeron处理器的L2 Cache设定为只有Pentium II的一半(也就是128KB),这样既有合理的效能,又有相对低廉的售价(有A字尾的);这样的策略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很快有人发现,使用双Celeron的系统与双Pentium II的系统差距不大,而价格却便宜很多,结果造成了Celeron冲击高阶市场的局面。后来英特尔决定取消Celeron处理器的SMP功能,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Pentium II Celeron处理器 赛扬300A,是一个让多少人闻之动容的产品,又陪伴了多少曾经年少的读者度过悠长的学生时代。赛扬300A,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是Intel的第二代赛扬处理器。第一代的赛扬处理器仅仅拥有266MHz、300MHz两种版本,第一代的Celeron处理器由于不拥有任何的二级缓存,虽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但是性能也无法让人满意。为了弥补性能上的不足,Intel终于首次推出带有二级缓存的赛扬处理器——采用Mendocino核心的Celeron300A、333、366。经典,从此诞生。 Pentium II Celeron处理器 1999年: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 1999年2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450MHz、Pentium III 500MHz处理器,同时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从此INTEL开始踏上了PIII旅程。 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 Pentium III是给桌上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等于是 Pentium II的加强版,新增七十条新指令(SIMD,SSE)。Pentium III与Pentium II一样有 Mobile、Xeon以及Cerelon等不同的版本。Celeron系列与Pentium III最大的差距在于二级缓存,100MHz外频的Tualatin Celeron 1GHz可以轻松地跃上133MHz外频。更为重要的是,Tualatin Celeron还有很好的向下兼容性,甚至440BX主板在使用转接卡之后也有望采用该CPU,因此也成为很多升级用户的首选。 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 特别指出的是,Pentium III光是桌上型就拥有Katmai Slot 1 、Coppermine Slot 1以及Coppermine Socket 370等三种不同的系列。到后期,英特尔放弃插卡式界面而又回归到插槽界面(Socket 370)。socket370封装开始推出的时候,有一部分消费者舍弃了slot1平台而选择了新的处理器。新的PGA封装分为PPGA和FC-PGA两种,前者较为廉价,因而被赛扬处理器所采用,而更为昂贵的后者则被奔腾III处理器所采用。例外的是:采用Mendocino核心的赛扬处理器同时有这两种不同封装的版本。采用PPGA封装的赛扬处理器可以通过转接卡在slot1主板上使用,而采用FC-PGA封装的奔三处理器则无能为力了。2000年:Intel Pentium 4处理器 Pentium 4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英特尔市场策略进入新纪元的开始。从P4开始,Intel已经不再每一两年就推出全新命名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反而一再使用 Pentium 4这个名字,这个作法,导致 Pentium 4这个家族有一堆兄弟姊妹,而且这个P4家族延续了五年,这英特尔的市场策略是前所未见的。Penitum 4有分许多制程,Willamette 为P4最早的产品,其中还包括 Socket 423这个跟之后都不兼容的封装(因为接脚数不同嘛),不过正是因为不能升级而且只能使用Rambus这个怪物内存规格,所以此款销售并不怎么好。 Socket423针脚的P4处理器 Socket423是与slot1接口同样短命的一个产物,它从2000年10月推出到2001年8月仅仅使用了不到一年。多数用户最后都升级到了更成熟的socket478平台,而很多购买了socket423处理器的用户的投资都打了水漂。采用socket423接口的CPU只有一款,即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最终这款处理器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远低于预期,但在同期Intel的市场份额还有所增长,奔腾四和Netburst的发布给了人们很大的鼓舞,直到今天Intel的3.8GHZ主频的处理器采用的还是这种架构。在新的处理器中还应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例如支持快速视频流编码的SSE2指令集等。

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T4200和T3400哪个好
提示:

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T4200和T3400哪个好

前端总线带来的差距很小,处理器性能影响最大的是主频和核心架构,其次才是二级缓存。

两款处理器的核心不一样,T4200是比较先进的Penryn核心架构,45纳米技术,支持SSE4,而T3400的Merom架构只支持SSE3。虽然Penryn这点优势在实用的时候并不比T3400的Merom强多少(大概也就6%一样,参照ZOL网站的T5800和T6400的对比),但是也算是不小的突破了。然而T3400的2.16Ghz的高主频弥补了架构的劣势,又让两款处理器在性能上打了个平手。

不过由于两者的前端总线不同,T4200更适合装在目前最新的G/PM45主板上。而T3400则比较适合装在比较落后的G/PM43和M965上,相对来说,因为主板效率的影响,一般装M45的T4200肯定比同样是M45的T3400稍微好一点。而装M965和M43的时候,T4200和T3400可以打平手。然而如果你倾向于买最新的M45系列主板的笔记本,T4200比T3400更好一些,当然价格也会稍贵一些。

当然,除掉主板的因素,两个处理器的性能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的。

英特尔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搭配Intel GL40芯片组 性能上影响大不大
提示:

英特尔奔腾双核T4200处理器搭配Intel GL40芯片组 性能上影响大不大

最初DDR2 667和DDR2 800的性能差别也只在3%左右,换成笔记本也不会差太多
光是处理器本身和T6400相比的话,也就是支不支持SSE4.1的区别

不过T4200多支持个SSSE3,包含的是多媒体指令,不知道是不是从4.1里面分拆出来的。T4200最多在多媒体(比如转码)上比T6400差些,1M和2M的2级缓存还是有点差别的。

GL40和GM45区别主要就是集成的X4500显卡频率较低和支不支持HD解码了

总之作为家庭用途T4200+GL40完全够用,不用担心性能瓶颈
即使是一般的专业用途,比如编程,多媒体处理等等。T4200也对得起它的价格,如果是移动工作站的话,也不会考虑T4200这类处理器吧?

个人觉得,不要理会那些性能相差多少多少的东西,现在普通笔记本基本都是性能过剩。倒是功耗和发热量的问题还有解决的空间,本人实测T4200发热量封顶是65度。性能和发热量基本成正比,你可以拿这个参数去考量别的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