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职场英语 > 正文
韩国K2黑豹主战战车
韩国K2黑豹主战战车
提示:

韩国K2黑豹主战战车

韩国K2黑豹主战战车 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和现代汽车旗下的Rotem与其他国防工业公司合作研制的主战车K2黑豹战车,在1995年开始研制,2011年开始量产,2014年装备韩国陆军并开始服役。作为韩国最先进的主战车型,K2黑豹共装备了600辆,但造价昂贵,单价高达850万美元。 K2黑豹战车主战车乘员为3人,车身长度为10米(底盘7.5米),车宽3.6米,车高2.5米,战斗全重达55吨,采用液气悬架系统。该车搭载德国MTUMB-883ka500 4冲程12汽缸水冷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500匹马力,最高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430千米。 K2黑豹战车主战车配备有1门德国L55型55倍径120毫米滑膛炮作为主炮,弹药储备量为40发,采用自动装弹机,每分钟射速可达到10发。此外,车上还配备了1挺12.7毫米重机枪和1挺7.62毫米机枪。而改进型号K2NO主战车还增加了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并更换为韩国自产的1500马力斗山DV27K十二缸水冷柴油发动机,使战斗全重增加至61.5吨。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提示: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韩国K2“黑豹”坦克真实水平如何? 讨论K2“黑豹”坦克实际技术水平之前,不妨先看看它的主要技术数据:战斗全重55吨,公路最高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配备1门RH120 L55型120毫米滑膛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大口径机枪。 而同样是韩国“国产”的K1A1型主战坦克,配备1门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战斗全重53.2吨,公路最高行驶速度65千米/小时。 实际上,曾被称作“88式”,投产后为“突出韩国主体地位”而更名为K1的韩国首款“国产”坦克,本质上是由韩国出钱请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发的。该公司为了省事,也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直接在该公司研发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基础上,弄了个缩小版、降级版给韩国。 二者的设计思想、系统构成和总体布局完全一致,只是将M1采用的燃气轮机换成了传统的柴油机,用常规装甲替换了贫铀装甲,将为M68A1型105毫米坦克炮配套的贫铀穿甲弹降级为钨合金穿甲弹。至于火控系统,K1坦克虽然也采用了三代坦克火控系统构架,但几乎每个部件性能都较M1坦克上的同类产品有所缩水。唯一有所“升级”之处,是通用动力公司应韩国要求,在K1底盘上换用了理论上更适应山地战环境的液气悬挂系统。 虽说K1坦克整体性能较M1“艾布拉姆斯”差了一个档次,但用于对付北方邻国当年性能最好的T-62坦克,却是绰绰有余。哪怕是对付20余年后才出现的“天马虎”、“暴风虎”等“主体坦克”,K1的技术水准也丝毫不落下风。但是,自认为是“大国”、“强国”的韩国很有点暴发户般的心态,岂能容忍“国产”坦克居于世界二流水准?于是,韩国人又花了一大笔钱,买来美制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及其出口型弹药给K1换上。 火力升级后的K1被称为K1A1型。如果单看几个纸面数据,K1A1和M1A1大差不离。据此哄哄韩国百姓,满足一下“大国国民”的虚荣心倒是没啥问题,但K1A1与生俱来的不足让其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韩国军方对此心知肚明。 韩国于1993年前后启动了自称能达到“三半代”水平的K2“黑豹”坦克研发计划。由于并无急迫的现实需求,所以韩国放心地由此前全无坦克研发经验的国防科学研究所(英文简称ADD)主导项目研发工作,主要承包商由从未走完坦克研发全套流程的现代重工及其他韩国国防工业公司组成。这么做的根本目的,一是希望通过项目牵引,提高韩国军工科技技术水平并建立起坦克技术储备,二是着眼于出口该型坦克时,尽可能少受美国掣肘。 这个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没有美国人的“指手划脚”,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在主持K2“黑豹”项目之初,曾自以为掌握了世界最顶尖技术,因而颇有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般的雄心壮志,连双人制无人炮塔版本都正儿八经地被列入候选项。要知道,那可是1993年前后呀。哪怕是到了27年后的今天,世界上也没哪款同类型坦克能走下PPT,就更别遑论服役了。 K2上配备了LG公司和三星公司联合主导研发的韩国首套车际信息系统的旅级部队战斗指挥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4I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网络,每辆坦克可实时上传其所在位置,以及其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战场信息。上级指挥机关可随时掌握每辆坦克的动态,并将作战计划、报告、图表等下传给网络内的每辆坦克,供车长在液晶显示器上读取,这套系统还有目标指示功能。当某辆坦克不便攻击某些目标时,可将信息传递给友邻坦克。 除此之外,K2“黑豹”上装备的惯性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能够通过1555数据总线向车载信息系统传输本系统获得的数据信息,再通过车载系统向车长和驾驶员显示坦克的自身定位和其他信息。 K2“黑豹”坦克的信息化水平只能说差强人意。和几乎同时期研发的日本10式坦克相比,K2在这方面明显低了一个档次。该型坦克的C4I网络系统只联到了车长一级。炮长和驾驶员只能实时知晓本车传感器获得的外部信息。 车长仍要依赖车内语音通讯,将战术意图和战场态势信息传递给炮长和驾驶员。目前世界一流的坦克车载信息系统,不仅能让所有的车组成员实时共享全部信息,甚至车组成员间,尤其是车长和炮长之间还具备“互相替代”权限,这样不仅能对战场上的突发情况作出更迅捷的反应,而且在坦克受损、车组成员出现伤亡的情况下,不至于立刻丧失全部战斗力。 K2“黑豹”配置LG公司主导研发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这套系统是在K1A1火控系统基础上,沿用了其技术框架,但系统内各部件均进行了升级替代。它装有不与炮塔随动的车长独立式周视热成像瞄准镜。车长可超越炮长射击。火炮随动于炮长瞄准镜。炮长瞄准镜实际上也是双向稳定的热成像仪,集成了二氧化碳型激光测距仪。该瞄准境采用了广角双目式,从而增大了视场,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炮长辅助瞄准镜是1具8倍倍率的望远镜,与主炮并列安装。 K2“黑豹”的射击反应时间较K1A1缩短45%,1分钟内接战目标数量增加50%。车载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可快速运算出目标距离,并引入车辆倾斜角、目标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横风及炮膛温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输入弹道计算机后,将通过伺服系统让主炮随动。炮长只要将瞄准镜内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即可射击。有资料称,K2“黑豹”坦克在2 000米外的静对静命中率高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