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王爷的传说
在德平镇东南方向约五公里处,有个二百多口人的药王庙村,关于药王爷的传说便源此而来,并流传至今。
相传早年间这里有个神医,擅治百病,人们皆尊称其为”药王爷“。可他有个怪脾气,从不轻易出门给人看病,必须恰逢"脚上行头、车上树、牛上房”时,才肯出诊治病救人。所谓“脚上行头”是天上忽降瓢泼大雨,赶路的人无处躲闪,淋得全身湿透双脚沾满泥浆,坠着两只脚难以迈步。“车上树”既是在树下纺线的妇女,正纺的起劲,突然风雨交加,慌乱中顺手便将纺车挂在院中的树杈上,急忙躲进屋内避雨。“牛上房”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玩得正欢的小牛犊见天落暴雨非但不躲,还越发兴奋,摇头摆尾地登高一跃、四蹄腾空就蹦上了牛栏的房顶。当这一切在瞬间发生时,药王爷便出诊了。
他首先见到一群人抬着一口棺材,冒着大雨在泥泞中走着,棺材旁边有十几个男男女女哭哭啼啼,棺材底下顺着缝隙有鲜血滴落,随即与浑浊的泥水搅在了一起,看了不禁令人心惊胆寒。药王爷拦住人群问道:“你们要去哪里?”只听有人哭泣着说:“俺们去埋葬着棺材中的女人,她因难产大出血而死,命搭上了,孩子也没活成。”药王爷胸有成竹地说:“快打开棺材,我能让她起死回生。”人们一脸疑惑地望着药王爷,只见他从兜囊中取出一瓶黄色的药水,命人撬开女人的嘴巴,把药水灌了进去,片刻功夫女人双目微眨、鼻翼翕动,蜡黄的脸颊有了血色,呼吸正常了,血止住了。女人的众亲眷见状纷纷叩首谢恩,再抬头望时,药王爷早已飘然而去没了踪影。自此,药王爷能起死回生的名气越传越远,人们都津津乐道着药王爷不但医术高超,而且还神秘莫测。于是,慕名前来求医的人,数不胜数,络绎不绝……
有两个南方人,也耳闻了药王爷的盛名,甚感不服。猜想药王爷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故而前来试探,他俩用紫穗槐的槐豆水把全身涂成黄绿色,装作病入膏肓的模样来登门求医。药王爷连门都不开,在屋里对外面的两个人说:“你们现在啥病也没有,赶紧回家把身上的黄水洗掉,不然你们将会小命不保、命丧黄泉".结果两人不听劝告,回去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从此人们又传说,药王爷只医治黄河以北的病人,不治黄河以南的病人。
不知岁月又轮回了多少年,药王爷在当时农历九月十八这天仙逝而去,人们再也得不到他的救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建起了“药王庙”塑起了“药王爷”神像,日夜供奉、香火鼎盛。还以药王庙村、前窦家、后窦家、小闫家、正王庙、镇武庙、东张家、西张家八个村为中心成立了当时的“九月十八”八里庄庙会,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幼,纷纷赶来逛庙会、对药王爷神像顶礼膜拜,各种买卖铺户、戏班杂耍也欣然前往,为时五六天的庙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当年庙会的繁荣景象,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再讲起来还记忆犹新、有声有色、令听者神往不已。
后来“药王爷”的神像以及供奉他的庙宇,在风风雨雨的苍桑岁月中,逐渐破败、凋零、损毁了,“九月十八庙会”也在四十年代那会儿赶散了。如今八里庄还在,其中不算大的“药王庙”村零零落落的分布着几十户人家,与整洁漂亮的街景里、与晨昏的闲暇中,娓娓动听地讲述着“药王爷”那些美丽的传说,过了一年又一年、过了一辈又一辈……
药王爷的故事
相传,老君山有块叫玉召块的大石崖,玉召块上长着一棵紫檀香树。紫檀香树餐风饮露骨,长了八万八千年,得了仙气,发出一股馥郁清幽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远飘千里。雪山太子在天河里洗澡,闻到幽香,啡着香气来到玉召块,把树砍倒,运回玉龙雪山。一年发大水,树根冲到金场院河的沙滩上,被放猪放羊的娃娃拿来点火。紫檀香根烧了九天九夜,香气飘进了南天门,玉皇大帝带着各种神仙下凡来闻香气。到了南天门,拔开云头往下一看,见一群脱得精光的娃娃有的烤肚皮,有的烤屁股,有的往树根上撒尿,把一股幽香变成了厌天污地的秽气冲上南天门。玉帝大怒,叫瘟神隆下三年小儿温疫,弄得十家娃娃九家病,白王得知疫情,派皇太医院的太医到剑川来冶病。太医们费了三个月,用了一百匹马驮的药,也没能控制住疫情。 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国师公公说:“该因百姓有难,此事只有设坛做七七十四九天道场,请大慈大悲的佛祖保佑。”使由婆婆说:“这是病鬼作祟,只有咬犁头跳神驱鬼,才能保百姓平安。”白王听了,无所适从。忽然,宫外来了一个山民打扮的老人,背上挎一只扁篮,篮子里装着一个铜葫芦和一把鹤嘴锄,手里牵着一只似犬非犬,似虎非虎的怪盖。白王把老人召进宫,问清情由,才知那是能辨药味药性的琉璃兽。它现有三万八千岁,到四万二千岁后,全身毫毛脱尽,透明透亮,吃下药后就能从外看清药走筋脉肺腑的情形。白王问别有什么法子,老人说用白王的一片肝,王后的几滴胆汁,制成龙肝凤胆,让琉璃兽吃了,蜕光毫毛,全身透明,带它到山上采一百味药,制成百宝灵丹,就可平息瘟疫。以后也不会有瘟疫了。老人见白王面有难色,说:“常闻白王爱民如子。如今看来,空有其名,小民告辞了。”白王见老人要走,想出个办法,对老人说:“老者请留步。孤封你为药王,赐你龙袍龙褂,半副鸾驾。你就成龙王爷了,龙肝之事,就请你代孤受点苦,怎么样?”老人回到金鸾殿,说既蒙大王封赠,当为黎明百姓除灾,随即吞下一颗药丸,让官人拿出刀盘,剖腹取肝,给王后也吞下一颗药丸,取了王后的几滴胆汁,制成了龙肝凤胆。琉璃兽吃了龙肝凤胆,毫毛脱尽,周身透明得能看清五脏六腑。药王带上琉璃兽,到老君山采了九十九味良药,再找一味平火扫毒药,就可制成百宝灵丹。瘟神得知药王快制成晨宝灵丹,除绝瘟疫,栽了一棵断肠草,毒死了琉璃兽。琉璃兽死后,药王背上九十九味药,到古柏庵熬制了药丸,用三个月功夫,平息了瘟疫。白王派人送药王龙袍龙褂和半副金鸾,请药王来宫共坐金鸾宝殿,但药王想琉璃兽已死,未制成百宝灵丹,没实现永远根除温疫的诺言,何况自己也不愿与白王共坐金鸾宝殿,结果只结受药王的封号,回到古柏庵。 药王死后,人们在他熬药的窝棚盖了一座庙,朔了他的金身和琉璃兽像,尊他为药王爷,每到四时八节,人们都要用三牲酒礼去祭奠他。 作品中的“国师公公”,指佛教密宗的首领。“使由婆婆”,指白族巫教的女巫师。其中有佛教、道教和巫教的因素,从中可窥视白族地区宗教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