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二胡独奏曲20首有哪些?
《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闲居吟》、《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 《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采花》、《摇篮曲》、《三门峡畅想曲》、《豫北叙事曲》、《流波曲》。 1、《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 《病中吟》并非生病之意,而是作者心中苦闷如病,不知何去何从。 2、《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3、《寒春风曲》 《寒春风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曲子通过对初春寒风的描绘,表达了被压迫者的沉重哀叹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表现了作者苦难坎坷抗争的一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4、《流波曲》 《流波曲》是孙文明于1952年冬季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有着定弦方便、技巧独特等诸多特点。 乐曲情绪深沉,节奏平稳,速度变化较小,旋律富有叙事性,采用民间传统的循环变奏结构,配以孙文明自创的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5、《三门峡畅想曲》 《三门峡畅想曲》是刘文金创作于1960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当代优秀的二胡创作作品之一。 其创作内容、结构、形式等都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建立三门峡水库中的几个画面,创作上在继承传统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创作原则的同时,技法上还借鉴外来的回旋曲式结构; 构成了带再现的四部曲式,其内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三门峡水库工地劳动人民的生活实景,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胡十大名曲都是什么?
《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除夜小唱》、《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1] ,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在乐器的制造改良上,他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二根弦的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 天华先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可以说我们今天在二胡艺术上所取得的任何进步与成就,都是踩在天华先生巨人的肩膀上,才有所收获的。
中国十大二胡名曲
中国十大二胡名曲主要有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鸟语、闲居吟、病中吟、光明行、月夜、赛马、江河水、秦腔主题随想。 例: 《二泉映月》 创作背景 作者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 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阿炳年过而立之后,他的境遇急转直下,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扩展资料 1、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创。阿炳的演奏技艺是他二胡艺术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细腻深刻、潇洒磅礴、苍劲有力、刚柔相济、感人至深,他民间音乐修养广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 2、在演奏该曲时,他运用二胡的五个把位,并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在变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将意境展现得无比深刻,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十大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