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原唱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原唱是陈景熹。 陈景熹,1936年9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他身世坎坷,9岁母亲病逝,15岁父亲被捕,独自一人在上海生活。然而,顽强的他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积极勇敢的面对。 1956年,喜爱文艺的陈景熹考入上海市文化局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歌剧班,也因此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结了缘。 导演赵明从上海市歌剧院歌剧团和上海文化艺术干部学校请来了一大批歌唱演员,其中就有20岁的学生陈景熹。据陈景熹回忆,当时他们在录音棚里待了十几个小时,根据导演“要有民族的风格,要口语化”的要求,从独唱到领唱,再到齐唱、小组唱各种各样的方案都给试了一遍。 有意思的是,歌曲录制任务完成后,年轻的陈景熹并没有觉得自己唱得非常好,直到影片播出后,他才知道电影最终选用了自己领唱的版本。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由芦芒、何彬作词,吕其明作曲,陈景熹演唱的歌曲,1956年作为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发行。 2017年12月,吕其明凭借该曲及《红旗颂》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专门为该片创作的插曲。当时,作曲家吕其明认为这部电影情节紧张,为了体现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且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向导演赵明建议,应当为这部影片谱写一首优美动听的主题歌,赵明对他的提议表示赞同。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由芦芒、何彬作词,吕其明作曲,陈景熹演唱的歌曲,1956年作为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发行。 2017年12月,吕其明凭借该曲及《红旗颂》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铁道游击队》,《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专门为该片创作的插曲。 当时,作曲家吕其明认为这部电影情节紧张,为了体现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且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向导演赵明建议,应当为这部影片谱写一首优美动听的主题歌,赵明对他的提议表示赞同。吕其明随即请上海诗人芦芒、何彬创作了歌词。 吕其明在作曲时,想起了他见过的身穿便衣,扎着子弹带,手拿套筒枪或大刀的游击队员的形象,采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调式落音、音调。 该曲创作完成后,演唱人选一直悬而未决。一天,导演赵明突然想起上海市歌剧院歌剧团和上海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的演员,就请来一群演员进录音棚试音。在录音棚里,演员们反复尝试了各种形式,从傍晚录到凌晨两点多才完成了任务。 歌曲鉴赏 《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抒情的曲调将铁道游击队员们坚强的革命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曲作者吕其明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曲。 从“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抒情慢板,跳进到“爬上飞快的火车”的铿锵快板,使人油然而生“何意绕指柔,化为百炼钢”之赞叹,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该歌曲之所以能传唱至今,首先是体裁好,词曲作者写得好;其次,是它描写的抗战形式独特,是在铁路上,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在人们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和特别的情愫,给歌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