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贿赂
1. 文言文 山涛不受贿赂 翻译 晋书 列传第十三山涛传翻译 山涛传,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 父亲山曜,是宛句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 少年即有器量,独立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 与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嵇康后来被治罪,临死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巨源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 山涛年四十岁才进入仕途,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被举为孝廉,州里征召为河南从事。 曾与石鉴共宿,夜里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司马懿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三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咄!石生不要在马蹄间来往奔走啊!”于是丢掉官吏用的信符走了。 不到两年,果然发生司马懿杀死曹爽的事件。 山涛遂归隐不问世事。山涛与司马懿夫人宣穆张皇后是中表亲,因而能见景帝司马师,景帝说:“当今的吕望是想做官吧!”命司隶举山涛为秀才,授郎中职。 转为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很久以后,又拜为赵国相,迁为尚书吏部郎。 文帝司马昭给山涛写信说:“足下任职清明,高雅之操超群出世。顾念家中贫乏,今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魏主曾赐景帝春服,景帝转赐给山涛,又因山涛母亲年老,赐给藜杖一根。晚年与尚书和荄交友,又与钟会、裴秀亲近。 因钟、裴二人争权夺利,山涛不偏不倚,处于中间,二人都从山涛那里得到好处而对他无恨。后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在蜀作乱,文帝将西征。 当时魏氏诸王公都在邺,文帝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亲自去处理,后方的事诚心委托于您。”以本官行军司马职务,拨给亲兵五百人镇守邺。 魏元帝咸熙初年(264),封为新沓子。转为相国左长史,统领别营兵。 当时文帝认为山涛是乡闾中素有德望的人,命太子拜见他。文帝将齐王司马攸过继给景帝,平时又看重司马攸,曾问裴秀道:“大将军开国建业,未成而亡,我只是继承他的事业,故欲立司马攸为太子,以归功于兄长,怎样?”裴秀认为不可。 又以此事问山涛,山涛回答说:“废长子立少子,违背礼制,是不吉祥的。国家的安危将由此事决定。” 于是才定下司马炎为太子。太子亲自拜谢山涛。 晋武帝司马炎受魏主禅让即位,任山涛为大鸿胪,护送陈留王到邺。 泰始初(265),加奉车都尉,晋爵为新沓伯。 羊祜执政时,有人要陷害裴秀,山涛厉言正色保护裴秀,因此不合一些权臣之意,出任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风俗鄙薄,无推贤荐才之风。 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士,查访贤人,表彰或任命三十多人,都显名于当世。山涛受到百姓士人的仰慕推崇,当地风俗也为之改变。 又转为北中郎将,督邺城守备事。又入京为侍中,迁为尚书。 因母老请求辞职,皇帝下诏说:“君虽心在奉养老母,然而职务有上下公私之分,家中早晚有人侍奉医药,君当暂割情爱,以兴一心在公之德。”山涛决心退出官场,表疏上了几十次,皇帝很久才答应了他的要求,授议郎职衔回府第。 武帝因山涛清贫俭约,无法供养家人,特别供给每日膳食,加赐床帐被褥。礼遇厚重,时人莫能与比。 后任命为太常卿,因疾病没有就职。遇母丧,回乡里。 山涛年过七十,守丧超过常礼,亲自背土堆坟,亲手植松柏。皇帝下诏说:“我所以行教化于天下,是靠授贤者以官职。 当今风俗衰败,人心尚于竞进,应当分明善恶,以退让之风镇之。山太常虽在居丧,意志不可勉强改变,而当今国家任务繁多,怎能遂自己心愿呢!现以山涛为吏部尚书。” 山涛以母丧身病为由辞让,表章情意恳切,遇元皇后死,勉强扶持还洛阳。为诏命所逼迫,勉强就职。 前后荐拔的人遍及京师和州郡,都是有用的人才。 咸宁初(275),转为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授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 因年老有病,坚意辞让,上表陈情。上章表数十次,很久没有就职理事,左丞白褒奏山涛违诏。 武帝说:“山涛因病自求辞职,只是没有听从他的要求罢了。如山涛用人不当而坐罪是可以的,何必上下动手,颠倒轻重呢?不得再追究此事。” 山涛内心不安,上表谢罪说:“自古以来行王道者守正而已。陛下不能因为一个老臣而改变国法,臣有何心向皇上陈辞。 请照白褒所上之表处置,以显示不枉刑法。”武帝又下手诏说:“白褒所奏是虚妄的,我所以未追究他的责任,是我不喜欢动辄发怒,你是明智而有度之人,哪能介意呢!应当就职理事,不让他们再上章表就是了。” 山涛决心引退,因为堂弟媳发丧,就回外舍。皇帝下诏说:“山仆射近日暂时出居,因有所操劳而未还,这不是我坐侧席而待贤的意思。 现派遣丞掾奉旨告谕,若身体尚未康复,便坐舆车抬回府寺。”山涛辞让不能获准,才就职理事。 山涛再次任职十余年,每逢官位有缺,山涛总选几个备用的人,看到诏旨倾向于某一人,然后明言上奏,先将皇帝所想用的人提出,所以皇帝所想用的人,有时没有先提出来,众人不了解详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意愿用人。有人在武帝面前说山涛的不是,故武帝亲手写诏告诫山涛说:“用人的标准是有才,不遗漏疏远孤贱而有才。 2. 文言文《郭子固不受贿赂》的翻译谁有 有的发下 《颜李遗书·李恕谷先生年谱》讲到:邢部员外郎郭子固从来不受贿赂,家里人和亲友都劝他圆通一点,有的甚至斥责他,他却恭顺地答谢说:“我这个人没有本领弄钱,不敢以廉洁自许。”结果清白的作风始终不变。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某一位尚书。这位尚书说:“您洁身自好,不请求托见上司和同僚,到底为什么?”他回答道:“办公事自有办公事的地方,没有什么私事要办,干嘛要求见人呢?”尚书婉言劝他说:“现在风气就是如此,您不要太固执。”他回答道:“尽管风气是这样,我这人也还是这么个人。”那位尚书没话可说。郭子固死的时候,钱袋里还不到一百个钱,只用旧衣布袜来殡殓。 世风龌龊,劝人向恶多,劝人行善少!家里人劝恶,亲友劝恶,尚书劝恶。有长者,有大官,言之凿凿,“循循善诱”,似乎不收贿就是违背天地良心、大逆不道,就是傻蛋 *** !可郭子固痴心不改,一身正气,固守清廉,实在是可佩可敬啊! 尚书“聪明”,以“固执”否定郭子固的作为,以“风气就是如此”作为劝恶的事实论据。可笑呼?可悲呼? 现今亦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十多年来,年年反腐,月月倡廉,日日排查,至今仍是一个“价段性成果”。难呀难! 有毒的苗会污染干净的土壤;有毒的土壤会生出更多的毒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为那些廉洁之官呐喊助威,让他们一路走好! 3. 文言文贪人失大翻译 贞观二年,太宗对侍臣说:“朕曾说过贪财的人却并不懂得爱财。 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数目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事情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岂是懂得爱财?这是因小而失大。 以前的公仪休生性喜爱吃鱼,但他从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所以他能长久的吃到鱼。并且做君主的贪,必丧其国;为臣的贪,必亡其身。 《诗经》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 是说一人贪会贻害很多人。)’这确实不是妄言。 以前的秦惠王要讨伐蜀国,但不知道道路,于是刻了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后面。蜀人看见后,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便派五个大力士把石牛拖入了蜀国,道路出现了,秦军跟随其后而攻打了蜀国,蜀国于是就灭亡了。 汉朝的大司农田延年贪赃纳贿三千万,事发后自刎而死。类似这样的事,怎能数得过来!朕今天以蜀王作为借鉴,你们需要以田延年作为前车之鉴。 4. 太宗试贿这篇文言文的译文和字词解释 原文: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译文:唐太宗担心官吏受贿,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提出:“受贿当死。然而行贿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吧!”唐太宗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都这样,何愁国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呢。” 5. 扬震拒贿 文言文 详细 (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缉筏光禾叱鼓癸态含卡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 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文言文受贿
1. 形容受贿的诗句 别家山二绝 年代:【宋】 作者:【郑刚中】 简书催我就征途,对坐西山暂索居。 闻说仕途巇险甚,未应从此便相疏。 行香子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寄范丈景仁 年代:【宋】 作者:【苏辙】 京城冠盖如云屯,日中奔走争市门。 敝裘瘦马不知路,独向城西寻隐君。 隐君白发养浩气,高论惊世门无宾。 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 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断绝愁四邻。 平明熟睡呼不觉,清诗渌酒时相亲。 我兄东来知东武,走马出见黄河滨。 及门却遣不得入,回顾欲去行无人。 东园桃李正欲发,开门借与停车轮。 青天露坐列觞豆,落花飞絮飘衣巾。 留连四月听鹖鴂,扁舟一去浮奔浑。 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险恶终劳神。 交游畏避恐坐累,言词欲吐聊复吞。 安得如公百无忌,百间广厦安贫身。 木兰花慢 年代:【元】 作者:【王恽】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汉家一论到书生。六合望澄清。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 题祁门岳王庙 年代:【宋】 作者:【方岳】 神京鳞介腥衣裳,三精雾塞天地光。 鼪啼鼯笑纷披猖,中分宇宙尊犬羊。 谁其与者沦纲常,受计於虏扼我吭。 王心凛凛天苍苍,以次来缚归朝堂。 自南自北诺已偿,焉用与虏为胥戕。 来仇报仇胡不臧,至今淮堑为河湟。 每观王传心摧伤,怒发为立胆为张。 皇畀予邑於祁阊,闻王有像北山冈。 欲往从之洁予觞,简书之言不我遑, 今且去此何敢忘。牲肥酒香时日良, 金戈铁马山茫茫。 2. 《贪污者不得归本家》文言文翻译 译文 包孝肃公(包拯)在家训中说:“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的人,都不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之中。如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落款时又写道:“嘱告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原文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有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注释 1、包孝肃公:包拯,宋朝人,谥号孝肃 2、仕宦:做官 3、赃滥:贪污 4、放归:罢官后回归故里 5、殁(mò):死 6、大茔(yíng):祖坟 7、从:听从;顺从 8、押字:此指落款 9、仰:嘱告 10、刊:刻 11、诏:告诉、晓喻 12、于:在 13、以:用来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推荐阅读
- ○ 两天一夜130602
- ○ 重阳节的画简单又好看
- ○ 撒贝宁章子怡年龄
- ○ 火影漫画699
- ○ 阿v2019天堂官网
- ○ 思八达企业培训
- ○ 五轴数控雕刻机
- ○ 七龙珠国语版全集
- ○ 塑料助剂网
- ○ 西装尺寸
最新文章
- ○ 两天一夜130602
- ○ 重阳节的画简单又好看
- ○ 撒贝宁章子怡年龄
- ○ 火影漫画699
- ○ 阿v2019天堂官网
- ○ 思八达企业培训
- ○ 五轴数控雕刻机
- ○ 七龙珠国语版全集
- ○ 塑料助剂网
- ○ 西装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