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英语培训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成人英语培训网 > 旅游英语 > 正文
正月十六游百病的诗句
正月十六游百病的诗句
提示:

正月十六游百病的诗句

正月十六游百病的诗句:正月十六游百病,百病不生身心轻。 农历正月十六夜,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一个充满无限乐趣而又欢快的日子。“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这首民谣不知在我们这里留传了多少年了。 所以当有人说,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东西吃,还不需要做家务。大年初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并不自由,因为大年初一有许多顾忌,尤其说话做事最不能随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们孩子的天下,是大人们随心所欲玩的日子。 炸麻花撩人骂: 大人们都跨完火把回家炒麻花了,炒麻花就是把玉米放在铁锅用火烧了炒,有的人家没有玉米,就用稻谷代替;据说,炒麻花能炸老鼠眼睛;玉米愈炸得凶,老鼠就死得越多。父母亲在家里炸麻花时,此时的我们玩性正浓,继续我们自己的游戏了。 老人们说,十六夜如果被人家骂最吉利,俗称骂“晦气”,能去掉一年的晦气。所以,当大人回家后,我们几个伙伴就在农庄上到平时最爱骂人的王婶家撩他们骂。通常的做法是三步曲:敲窗户、踢门、放鞭爆。 我们来到王婶家,先是“咚咚”地敲窗户,看她不开骂,我们接着就踢门,还不开口骂,我们就把白天准备好的小鞭爆点燃,从门缝里丢进屋里。使尽了各种手段,往往收效甚微。 你别看王婶平时骂人不眨眼,庄上人都称她“野马蜂”,可正月十六夜她就是不开口,惹急了就从床上爬起来,吓一吓你,不过,我们一听到脚步声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只有一次,阿华由于用力过猛,把王婶家窗户上的玻璃敲碎了,第二天,王婶告状,害得我们几个挨饱打了一顿。现今想起,好象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正月十六遛百病的诗句
提示:

正月十六遛百病的诗句

正月十六遛百病的诗句如下: 溜百病这一习俗早在明朝就盛行于京城,最初仅限于妇女。万历年间《宛暑杂记》一书中描述: “ 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处,三五相率一过,取渡厄之意。或云经岁令无百病,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是夜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俱不闭,任民往来。厂卫校尉巡守达旦 ” 。 《白下琐言》记载: “ 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管乐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 ” 。一首《走百病》的风土诗写道: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空穴,百病尽在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 溜百病也不一定都是妇女的行为,山东有的地方是男女同游,称 “ 走老貌 ” 。《正德江宁县志》云:箫鼓声闻,灯火迷望,士女以类夜行。意思是男女分别结伴而行。溜百病时凡有桥的地方必相率以过,民间说 “ 走走桥儿不腰疼 ” 。 有一首《夜春词》写道: “ 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 。走桥时一定要摸一摸城门上的铜钉。 “ 钉 ” 与 “ 丁 ” 谐音,即添丁,以为可以得子,育女生男悉如愿。